基于径向收缩应力模型的记忆合金管路连接件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89291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30 15: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记忆合金管路连接件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径向收缩应力模型的记忆合金管路连接件设计方法,本方法首先获取典型管径连接时记忆合金管路连接件的收缩间隙T和收缩应力σ,绘制收缩间隙‑应力曲线图;然后采用开口向下抛物线曲线和递减的对数曲线对收缩间隙‑应力曲线图进行拟合,建立记忆合金管路连接件径向收缩应力方程;最后基于记忆合金管路连接件径向收缩应力方程,获取典型管径连接时记忆合金管路连接件最大收缩应力、最大收缩间隙和最小收缩间隙,进而计算出任意管径连接时对应记忆合金管路连接件的最大收缩应力、最大收缩间隙和最小收缩间隙。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科学指导记忆合金管路连接件径向收缩应力、收缩间隙的设计,提高设计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路连接,尤其涉及记忆合金管路连接件,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基于径向收缩应力模型的记忆合金管路连接件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1、伴随对形状记忆合金材料的深入研究与过程化应用,航空、航天、精密电子等行业逐步开始充分利用记忆合金材料“加热收缩”恢复效应,使记忆合金管路连接件内径收缩变小,产生的径向收缩应力直接作用在被连接管子的外壁,实现对两件管子之间的密封连接,具有连接方式简单、可靠等特点。

2、为了方便插入被连接的管子,记忆合金管路连接件加热收缩前与管子外径之间存在一定间隙(以下简称收缩间隙t)。记忆合金管路连接件加热收缩后通常有以下三种情形,如图2所示:

3、1)连接间隙区:记忆合金管路连接件收缩间隙t>tmax时,即记忆合金管路连接件加热收缩后内径大于管子外径,对管子外壁没有产生收缩应力,连接失效,此间隙为最大收缩间隙tmax。

4、2)连接有效区:记忆合金管路连接件收缩间隙满足tmin<t<tmax时,记忆合金管路连接件加热收缩后内径小于管子外径,对管子外壁产生一定收缩应力,而收缩应力不足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径向收缩应力模型的记忆合金管路连接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径向收缩应力模型的记忆合金管路连接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典型管径连接时,至少采集记忆合金管路连接件5个数据测量点处的收缩间隙T和收缩应力σ,其中,记忆合金管路连接件的连接塌陷区至少有1个数据测量点,连接有效区至少有4个测量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径向收缩应力模型的记忆合金管路连接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典型管径连接时对应的记忆合金管路连接件的收缩间隙T和收缩应力σ,绘制收缩间隙-应力曲线图,具体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径向收缩应力模型的记忆合金管路连接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径向收缩应力模型的记忆合金管路连接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典型管径连接时,至少采集记忆合金管路连接件5个数据测量点处的收缩间隙t和收缩应力σ,其中,记忆合金管路连接件的连接塌陷区至少有1个数据测量点,连接有效区至少有4个测量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径向收缩应力模型的记忆合金管路连接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典型管径连接时对应的记忆合金管路连接件的收缩间隙t和收缩应力σ,绘制收缩间隙-应力曲线图,具体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径向收缩应力模型的记忆合金管路连接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选取收缩间隙最小的三个数据测量点的数据,采用开口向下抛物线曲线对收缩间隙-应力曲线图进行拟合,建立记忆合金管路连接件径向收缩应力方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径向收缩应力模型的记忆合金管路连接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选取收缩间隙最大的三个数据测量点的数据,采用递减的对数曲线对收缩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光俊贺子芮杨景超王巧玲段晓艳吴群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