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曝光机,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双面曝光机及高精度对位方法。
技术介绍
1、在pcb 的线路制作工艺中,除了对位精准,利用光学曝光的方法进行光刻胶片与印制板间的图像转移也是关键技术之一。曝光机的光源质量和曝光精度直接决定图形转移质量好坏,是衡量pcb 的品质最重要标志之一。传统曝光机产能在90 片/小时左右,因为对位精度和曝光质量的局限,使得曝光机生产效率有限,生产成本一直居高不下。现在亟需提供一种更加高效且高精度的曝光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全自动双面曝光机及高精度对位方法。
2、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全自动双面曝光机,包括机架、双面阻焊台框、y轴输送机构和控制系统,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对位区域和曝光区域,所述y轴输送机构横跨对位区域与曝光区域,其用于驱动双面阻焊台框在对位区域与曝光区域之间切换,所述对位区域的上部与下部均设置有视觉检测机构,分别称为上视觉检测机构与下视觉检测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双面曝光机,包括机架、双面阻焊台框、Y轴输送机构和控制系统,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对位区域和曝光区域,所述Y轴输送机构横跨对位区域与曝光区域,其用于驱动双面阻焊台框在对位区域与曝光区域之间切换,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位区域的上部与下部均设置有视觉检测机构,分别称为上视觉检测机构与下视觉检测机构,所述双面阻焊台框包括底框、中框、上框、开框组件、上对位组件和下对位组件,所述上框的中部设置有上玻璃,一个菲林片设置于上玻璃的下表面,所述中框包括中框下板与中框上板,所述中框上板的中部设置有下玻璃,另一个菲林片设置于下玻璃的上表面,所述上视觉检测机构用于检测上菲林与PCB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双面曝光机,包括机架、双面阻焊台框、y轴输送机构和控制系统,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对位区域和曝光区域,所述y轴输送机构横跨对位区域与曝光区域,其用于驱动双面阻焊台框在对位区域与曝光区域之间切换,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位区域的上部与下部均设置有视觉检测机构,分别称为上视觉检测机构与下视觉检测机构,所述双面阻焊台框包括底框、中框、上框、开框组件、上对位组件和下对位组件,所述上框的中部设置有上玻璃,一个菲林片设置于上玻璃的下表面,所述中框包括中框下板与中框上板,所述中框上板的中部设置有下玻璃,另一个菲林片设置于下玻璃的上表面,所述上视觉检测机构用于检测上菲林与pcb板上表面四个对位靶点的位置偏差,下视觉检测机构用于检测下菲林与pcb板下表面四个对位靶点的位置偏差,基于视觉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所述上对位组件用于移动中框将上菲林与pcb板的上靶点对位,所述下对位组件用于移动中框上板将下菲林与pcb板的下靶点对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双面曝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框组件用于让上框绕其铰接侧转动,使其具有打开状态与关闭状态,所述开框组件包括开框气缸、开框转臂以及开框联动轴,所述开框气缸的一端铰接于底框,另一端与开框转臂相铰接,所述开框转臂的一端铰接于底框,其与开框转臂相铰接的一端设置有联动滑道,所述上框的两侧各设置一个所述开框联动轴,开框联动轴与联动滑道滑移配合,所述联动滑道的初始端设置有导向部,其末尾端设置有限位部,在开框时,开框气缸驱动开框转臂向上转动,开框联动轴沿导向部联动滑道的后侧滑移,上框的前侧逐渐被抬升,直至上框呈打开状态,此时开框联动轴与限位部相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双面曝光机,其特征在于,在底框的两侧各设置两个支撑组件,当上框处于关闭状态时,支撑组件对上框形成支撑,使得其与中框呈平行设置,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安装架、支撑板以及z轴调节结构,所述安装架设置在底框上,所述支撑板相对安装架沿z轴方向滑移设置,所述z轴调节结构用于调节支撑板在z轴方向上的高度,确保上框处于关闭状态时为水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双面曝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与上框之间设置有y轴导正组件,所述y轴导正组件用于在上框进行关闭时,对上框进行导正,防止其在y轴方向产生偏移,其包括固定在底框上的第一安装座,第一安装座的顶端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一导正块,所述第一导正块相对第一安装座可沿y轴方向进行调节,第一安装座的顶端在y轴方向上于两个第一导正块的前后侧均设置有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上设置有顶压螺栓与锁紧螺母,顶压螺栓的末端与第一导正块相抵接,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宇,林特,王迪,何奕程,林淼,林日力,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