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电絮凝层电结构的组成与处理方式。
技术介绍
1、电絮凝的工作原理就是在催化极板或催化剂的存在下,提供电场电位从而产生氧化、还原、迁移、裂解、吸附等反应,可对各种不同杂质成分进行除去。
2、然而,由于工业废水的成分非常复杂,各种成分各自需要不同的氧化电位值进行氧化,这就导致仅仅依靠目前只有一种电位的电絮凝池进行污水处理会造成电解效果较差,造成污水处理不够彻底等问题。
3、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电絮凝层电结构的组成与处理方式,旨在通过不同电位的催化,使稳定物质趋于不稳定,同时改变分子带电状态,可适应后续的自聚过滤器中的吸附泥层特性,被其有效阻挡、吸附并分离,从而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电絮凝层电结构的组成与处理方式,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电絮凝层电结构的组成与处理方式,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
...
【技术保护点】
1.电絮凝层电结构的组成,包括:絮凝池(1)、梯度板(2)、聚凝层(3)、释氧层(4)、裂解层(5)、氧化层(6)、催化层(7)、电极槽(8)、电极板(9)、顶盖(10)、滑道(11)、丝杠(12)、伺服电机(13)、螺纹块(14)、滑杆(15)、刮板(16)、进水口(17)、出水管(18)、出水孔(19)、排泥口(20)、回水管(21)、排水口(22);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池(1)的内部呈竖向排列方式均匀安装有多处梯度板(2),且絮凝池(1)的内部通过多处梯度板由上到下间隔成聚凝层(3)与释氧层(4)、裂解层(5)、氧化层(6)及催化层(7);所述电极槽(8)焊接在
...【技术特征摘要】
1.电絮凝层电结构的组成,包括:絮凝池(1)、梯度板(2)、聚凝层(3)、释氧层(4)、裂解层(5)、氧化层(6)、催化层(7)、电极槽(8)、电极板(9)、顶盖(10)、滑道(11)、丝杠(12)、伺服电机(13)、螺纹块(14)、滑杆(15)、刮板(16)、进水口(17)、出水管(18)、出水孔(19)、排泥口(20)、回水管(21)、排水口(22);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池(1)的内部呈竖向排列方式均匀安装有多处梯度板(2),且絮凝池(1)的内部通过多处梯度板由上到下间隔成聚凝层(3)与释氧层(4)、裂解层(5)、氧化层(6)及催化层(7);所述电极槽(8)焊接在梯度板(2)的上部,且电极槽(8)的内部通过间隙配合方式插接有电极板(9);所述顶盖(10)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絮凝池(1)的顶端,且顶盖(10)的中间呈一体式结构开设有滑道(11);所述丝杠(12)通过轴承座安装在顶盖(10)中间的上部位置,且丝杠(12)的一端安装有伺服电机(13);所述螺纹块(14)通过螺纹拧接方式安装在丝杠(12)的外部,且螺纹块(14)的底端焊接有滑杆(15);所述滑杆(15)通过间隙配合滑动方式安装在滑道(11)的内部,且滑杆(15)的底端焊接有刮板(16);所述进水口(17)焊接在絮凝池(1)上部的右侧,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东楷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