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纤维打包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88754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30 15:0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长纤维打包设备,涉及长纤维打包领域。一种长纤维打包设备,包括第一支板,所述第一支板的右侧设置有纤维盒,所述第一支板上开设有与纤维盒出料孔相贯通的贯穿口,本技术与与现有的人工长纤维打包方式相比,当需要对长纤维进行打包时,转动杆会在第一电机的工作下,使收集筒对长纤维进行收集,当收集足够多的长纤维时,在测距仪的作用下,控制第一电机停止转动并让电动伸缩杆伸缩带动裁切刀对长纤维进行裁切,进而控制每个收集筒中长纤维的重量统一,有效的提高了打包长纤维的准确性,并且自动转停和自动裁切有效的降低了人工劳动成本,滚筒缠绕收集可以有效的避免打结,凌乱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长纤维打包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长纤维打包设备


技术介绍

1、腈氯纶、涤纶、腈纶、维纶、锦纶、粘胶等各类化纤长纤维都是用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物质为原料,特别是腈氯纶纤维被广泛应用于阻燃织物和人造毛皮行业,其经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加工而制得的。

2、由于化纤纤维较长,目前在装箱打包是根据重量进行的,即装入包装箱内的长纤维达到预定重量后,需要先把切断部位的上方和下方进行夹持固定,然后对上下夹持固定部位之间的长纤维进行缠绕绑扎,最后在绑扎部位的上方进行切断。

3、目前一般都是至少两个操作工人站在操作平台上,对上述的上下夹持、绑扎及切断工序进行人工操作,这种操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人工将长纤维带切断,人工操作不仅具有安全隐患,而且由于长纤维具有一定韧性,切断过程不是一蹴而就,而且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浪费较多时间,打包作业效率较低,自然也影响到产品的生产效益,同时在装箱打包过程中按照一定重量的标准进行打包,放置不整齐,这不仅凌乱,容易打结,影响到用户的使用,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长纤维打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台(4),所述第一支撑台(4)上设置有引导框(16),所述引导框(16)上设置有电动伸缩杆(19),所述电动伸缩杆(19)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裁切刀(21),所述第一支撑台(4)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板(2),所述第二支板(2)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9),所述第二支板(2)远离第一电机(9)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2),所述转动杆(12)与第一电机(9)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12)上套接有收集筒(11),所述转动杆(12)与收集筒(11)之间设置有摩擦层,所述第二支板(2)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架(17),所述支架(17)远离第二支板(2)的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纤维打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台(4),所述第一支撑台(4)上设置有引导框(16),所述引导框(16)上设置有电动伸缩杆(19),所述电动伸缩杆(19)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裁切刀(21),所述第一支撑台(4)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板(2),所述第二支板(2)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9),所述第二支板(2)远离第一电机(9)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2),所述转动杆(12)与第一电机(9)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12)上套接有收集筒(11),所述转动杆(12)与收集筒(11)之间设置有摩擦层,所述第二支板(2)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架(17),所述支架(17)远离第二支板(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测距仪(18),所述测距仪(18)位于收集筒(11)的上方,所述测距仪(18)与第一电机(9)和电动伸缩杆(19)电性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纤维打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台(4)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0),所述第二电机(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半齿齿轮(14),所述第一支撑台(4)上方设置有移动框(13),所述移动框(13)的两侧内壁上对称设有与半齿齿轮(14)间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宪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森泓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