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后浇带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88482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30 15:07
本申请公开一种地下室后浇带支撑结构,其包括:第一立柱,为中空结构;第二立柱,轴向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立柱内,并可沿轴向相对于所述第一立柱往复移动;旋转扣件,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立柱上,并可沿轴向相对于所述第二立柱往复移动;卡扣,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柱上,并用于与所述旋转扣件卡合。本申请中仅通过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二立柱的配合即可对地下室后浇带结构进行支撑,通过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二立柱之间的相对移动即可调节整体高度,通过所述旋转扣件与所述卡扣的配合即可对所述地下室后浇带支撑结构的高度进行定位,既简化了支撑结构,又提升了整体结构的高度调节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后浇带施工,尤其涉及一种地下室后浇带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1、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混凝土带。

2、现有技术中,对于地下室顶板后浇带的施工方法通常是搭建脚手架,在脚手架上铺设模板,利用模板抵住顶板并将顶板上预留的后浇带位置挡住,进行砼浇筑并养护,最后拆除脚手架和模板。然而,现有的脚手架由大量的模板堆叠固定而成,需要一层一层地向上加建或一层一层地向下拆除,导致难以进行高度的适应性调节。

3、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地下室后浇带支撑结构,旨在提升高度调节的便利性。

2、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地下室后浇带支撑结构,其包括:

4、第一立柱,为中空结构;

5、第二立柱,轴向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立柱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室后浇带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地下室后浇带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地下室后浇带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扣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地下室后浇带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扣件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地下室后浇带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为3个,且沿所述扣件本体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地下室后浇带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地下室后浇带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室后浇带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地下室后浇带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地下室后浇带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扣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地下室后浇带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扣件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地下室后浇带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为3个,且沿所述扣件本体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地下室后浇带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蒙浩岳昌穗姜顺马龙翔田瑞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