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液滴微流控的可生物降解壳式水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288397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30 15: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液滴微流控的可生物降解壳式水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液滴微流控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液滴微流控芯片生产可生物降解壳式水凝胶微球,液滴微流控芯片可拆卸装配于辅助夹具中,装配结构简单,可以根据需要制备的微球的不同需求调整不同的玻璃芯片,可操纵性更高,微球粒径均匀,微球内核的包封率提高,重复性好;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进样器通入内相、中间相和外相溶液,便于通过调控各相溶液的流量来精确调控可生物降解壳式水凝胶微球的大小和壳厚,以达到对不同核内成分的高包裹率,能够实现核的单分散和多分散;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微球内部结构可控、包封率高、整体尺寸均匀和生产质量稳定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液滴微流控,涉及一种基于液滴微流控的可生物降解壳式水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油包水包油o/w/o双乳核壳结构微球可有效的将目的物,如生物活性化合物、药物或功效成分,封装在特定区域内,并最终根据需要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释放封装的目的物,其在食品配方、药物递送和化妆品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2、在食品配方中,o/w/o型核壳结构微球将生物活性化合物有效封装,以提高抗氧化潜力、生物利用度和溶解度等方面的能力;在药物递送中,o/w/o型核壳结构微球可以将疏水性药物稳定分散于水中并被输送到靶向位点,避免在储存或针头注射时引起药物的团聚或堵塞;在化妆品领域中,o/w/o型核壳结构微球可以将防晒剂、植物油或功效成分被高分子聚合物完全包裹起来,以达到增加包裹物稳定性和缓释的效果。

3、通常,o/w/o型核壳结构微球是用含两种性质不同的表面活性剂的分散相分两步制备,并最终实现固化而获得。常规的制备方法包括传统的机械搅拌乳化法、静电喷雾法和膜乳化法等方法。上述方法所制备的核壳结构微球粒径分布较宽,且内部结构较难控制。这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液滴微流控的可生物降解壳式水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凝胶微球制备具体流程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液滴微流控的可生物降解壳式水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局部亲疏水处理的液滴微流控芯片是由分别开设有流动聚焦结构微通道的左玻璃芯片和右玻璃芯片组成,其中所述左玻璃芯片的通道由强碱试剂进行表面改性呈现亲水性,所述右玻璃芯片的通道是由硅烷疏水试剂进行表面改性呈现疏水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液滴微流控的可生物降解壳式水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相溶液通入所述液滴微流控芯片时的流量为1μL/min~5μL/mi...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液滴微流控的可生物降解壳式水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凝胶微球制备具体流程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液滴微流控的可生物降解壳式水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局部亲疏水处理的液滴微流控芯片是由分别开设有流动聚焦结构微通道的左玻璃芯片和右玻璃芯片组成,其中所述左玻璃芯片的通道由强碱试剂进行表面改性呈现亲水性,所述右玻璃芯片的通道是由硅烷疏水试剂进行表面改性呈现疏水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液滴微流控的可生物降解壳式水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相溶液通入所述液滴微流控芯片时的流量为1μl/min~5μl/min,所述中间相溶液通入所述液滴微流控芯片时的流量为3μl/min~15μl/min,所述外相溶液通入所述液滴微流控芯片时的流量为30μl/min~150μl/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液滴微流控的可生物降解壳式水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光的波长为405nm、365nm或385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液滴微流控的可生物降解壳式水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相溶液为与中间相溶液不相溶的油相溶液或含有溶质的油相溶液中的一种,所述油相溶液为辛酸/癸酸甘油三酯、角鲨烷、硬脂酸异丙酯、椰子油、葵花籽油、霍霍巴籽油、矿物油、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乙酸乙酯或其他烃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液滴微流控的可生物降解壳式水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质为有生物相容性或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聚合物中的一种,所述高分子聚合物为聚乳酸pla、聚乳酸-乙酸共聚物plga、聚己内酯pcl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液滴微流控的可生物降解壳式水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质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1%~10%,所述溶质分子量为1万~20万,粘度为1mpa.s~200mpa.s。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液滴微流控的可生物降解壳式水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中间相溶液为水凝胶溶液或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水凝胶溶液中的一种,所述水凝胶溶液为天然水凝胶或合成水凝胶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天然水凝胶材料为可生物降解的海藻酸钠、壳聚糖、明胶或透明质酸中的一种,所述合成水凝胶材料为可生物降解的丙烯酰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酰化透明质酸hama或甲基丙烯酰化明胶gelma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文钦王志磊温思阳李彬李紫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澎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