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金属结构的极化可变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88282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30 15: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金属结构的极化可变天线,包括极化变换段,匹配调节段和波导馈电段,极化变换段在匹配调节段之上,匹配调节段在波导馈电段之上,极化变换段可在与匹配调节段的连接面上旋转,匹配调节段与波导馈电段固定在一起。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通过旋转极化变换段,简单地使天线在线极化、右旋圆极化和左旋圆极化三种模式间进行切换。避免使用二极管、电感、芯片或电源等器件,仅使用金属结构,既可以显著降低生产制造成本,又能保证天线在恶劣气候条件与自然环境下的工作可靠性。避免使用印制板结构的辐射体,使天线的耐功率特性显著提高,同时降低介电损耗,使天线具有更佳的辐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波天线,特别是涉及一种全金属结构的极化可变天线


技术介绍

1、天线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起到导行电磁波与辐射电磁波之间能量转换的作用。当收发天线极化匹配时,导行电磁波与辐射电磁波之间能量转换可获最佳效率。与线极化天线相比,圆极化可变天线可以产生和接收左旋圆极化波或右旋圆极化波,由于具有提高通信系统容量、提供极化分集、减少多径传播环境信号衰落、抑制雨雾干扰等优越性能,可实现性能更加优越的极化调制体制,在卫星通信、射频识别等无线通信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与地理环境中,天线系统的最佳极化工作状态不同,而可变天线能够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地切换自身的极化状态,以匹配得到更高效率的接收效率和发射效率,不必增加容纳多副天线所需要的物理空间,极大地提高了天线系统的利用率。

2、目前的资料显示,实现极化可变的天线,常通过控制二极管的通断来改变天线辐射体的激励幅度与相位,使天线辐射电磁波的极化发生变化。二极管的存在,增加了天线的复杂度和成本,有的还需要电感、控制芯片和电源等,限制了天线整体的可靠性。常见的实现圆极化可变的方法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金属结构的极化可变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极化变换段(1)、匹配调节段(2)和波导馈电段(3);所述极化变换段(1)设置于匹配调节段(2)之上,所述匹配调节段(2)设置于波导馈电段(3)之上,所述极化变换段(1)能够在与所述匹配调节段(2)的连接面上旋转,所述匹配调节段(2)与所述波导馈电段(3)固定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金属结构的极化可变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极化变换段(1)包括极化变换段金属外壳(11)与极化变换段内部空腔(12);所述极化变换段内部空腔(12)为柱形腔体,腔体横截面为蝶形横截面(13)中心对称结构。

<p>3.根据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金属结构的极化可变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极化变换段(1)、匹配调节段(2)和波导馈电段(3);所述极化变换段(1)设置于匹配调节段(2)之上,所述匹配调节段(2)设置于波导馈电段(3)之上,所述极化变换段(1)能够在与所述匹配调节段(2)的连接面上旋转,所述匹配调节段(2)与所述波导馈电段(3)固定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金属结构的极化可变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极化变换段(1)包括极化变换段金属外壳(11)与极化变换段内部空腔(12);所述极化变换段内部空腔(12)为柱形腔体,腔体横截面为蝶形横截面(13)中心对称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金属结构的极化可变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调节段(2)包括匹配调节段金属外壳(21)与匹配调节段内部空腔(22);所述匹配调节段内部空腔(22)为柱形腔体,腔体横截面为第一矩形横截面(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金属结构的极化可变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导馈电段(3)包括波导馈电段金属外壳(31)与波导馈电段内部空腔(32);所述波导馈电段内部空腔(32)为柱形腔体,腔体横截面为第二矩形横截面(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金属结构的极化可变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极化变换段内部空腔(12)中心线、匹配调节段内部空腔(22)中心线和波导馈电段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鹏杨康申强强程海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