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设计与制造,尤其涉及一种电机转子圆弧拼接修形技术。
技术介绍
1、永磁同步电机具有功率密度高、效率高、结构简单、控制精度高等优点,在新能源汽车、机器人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永磁同步电机可以按照永磁体安装的位置分为内嵌式和表贴式,
2、提升永磁同步电机的性能,一种是采用优化本体设计的方法,一种是改善电机控制的算法进而提升,为了减小永磁同步电机的齿槽转矩、转矩脉动,或改善电机的nvh性能,转子表面修形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方法。
3、目前最常用的修形方法是偏心圆弧修形,这种结构建模简单,即可用于磁钢表贴式转子,也可用于内置式转子,缺点是形状局限性太大、对平均转矩的削弱作用较大,还有专业人员提出一种更先进的气隙厚度反余弦修形技术,能够在削弱转矩脉动的同时减少平均转矩被削弱的程度,缺点是不利于出图纸、修形形状仍有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电机转子圆弧拼接修形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2、因此,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转子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转子圆弧拼接修形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圆弧拼接修形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100)内侧对应分布有传统修形圆弧(400),所述转子部件包含修形前范围(101)与修形后范围(102)两种姿态,所述修形前范围(101)的半径为R1,所述修形后范围(102)的非修形圆弧处的半径为R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转子圆弧拼接修形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统修形圆弧(400)的两端与所述修形后范围(102)相交、两交点为第一交点(401)和第三交点(403),所述传统修形圆弧(400)的顶点与所述修形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转子圆弧拼接修形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圆弧拼接修形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100)内侧对应分布有传统修形圆弧(400),所述转子部件包含修形前范围(101)与修形后范围(102)两种姿态,所述修形前范围(101)的半径为r1,所述修形后范围(102)的非修形圆弧处的半径为r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转子圆弧拼接修形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统修形圆弧(400)的两端与所述修形后范围(102)相交、两交点为第一交点(401)和第三交点(403),所述传统修形圆弧(400)的顶点与所述修形前范围(101)相交、交点为第二交点(402),所述第一交点(401)和所述第二交点(402)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和所述第二交点(402)和所述第三交点(403)的连线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为第四交点(404),所述第一交点(401)和所述第三交点(403)分别与第四交点(404)连线,两线之间的弧度为传统修形圆弧(400)所占的机械角度t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转子圆弧拼接修形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形后范围(102)以圆心为起点出发,任意规定极弧系数t2向外引申出射线x,极弧系数t2确定在t1范围内,射线x与所述传统修形圆弧(400)的交点为第五交点(405)、与所述修形前范围(101)相交为第六交点(406),所述第五交点(405)和所述第六交点(406)之间的直线为相交线(40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转子圆弧拼接修形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交线(407)上任取一点与所述第二交点(402)连接可组成第一弧段(201),所述第一弧段(201)的右端与所述传统修形圆弧(400)顶点公切线,所述相交线(407)和第三交点(403)连接组合第二弧段(202),所述第二弧段(202)与第一弧段(201)的连接处是公切线的,所述第一弧段(201)和第二弧段(202)共同组成二分之一的拼接修形圆弧(200),所述第一弧段(201)和第二弧段(202)以第二交点(402)和第四交点(4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