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豆豉的自动化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879708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30 15:03
本技术涉及豆豉加工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豆豉的自动化加工装置,包括壳体,壳体靠近后侧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将豆豉从进料口放入壳体内部,豆豉在干燥台表面平铺,打开热风机,热风对豆豉进行干燥,打开UV紫外线杀菌灯对豆豉进行杀菌,打开电动液压杆电源,通过电动液压杆伸缩带动转臂和第一转轴转动,带动干燥台左右小幅度转动,使豆豉持续翻滚,提高杀菌干燥效果,电动液压杆伸缩带动干燥台翻转,豆豉落到传送带表面,第一电机输出轴带动第二转轴和传送带转动,将豆豉向前运输至浸煮池中,浸煮池热水对豆豉进行浸煮,第一电机输出轴带动传动带和第三转轴转动,带动多个搅拌爪转动,搅拌爪持续搅动使豆豉均匀浸煮,提高浸煮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豆豉加工,尤其涉及一种豆豉的自动化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1、豆豉通常以黑豆或黄豆为主要原料,是中国传统特色发酵豆制品。

2、现有技术中,如中国公告号为cn219357161u,本技术涉及豆类筛洗
,用于解决现有对于豆类原料的筛洗多为人工筛洗,存在筛洗效率低效果差的问题,具体是一种豆豉原料加工筛洗设备,包括箱体一,箱体一的顶部设置有箱体二,箱体二的顶部设置有进料斗,进料斗底部与箱体二顶部相连通,箱体一和箱体二的内部均设置有筛分组件,筛分组件包括筛分框一和筛分框二,筛分框一和筛分框二分别设置在箱体一和箱体二的内部,箱体一和箱体二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导轨,筛分框一和筛分框二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条,滑条滑动连接在对应设置的导轨内;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实现对豆类原料的连续性高效筛洗,同时还能够有效延长对豆类的筛洗的时间。

3、虽然上述方案具有如上的优势,但是上述方案的劣势在于,缺少对豆豉进行杀菌干燥的结构,缺少在豆豉杀菌干燥时持续翻滚豆豉的结构,无法提高豆豉杀菌干燥的效果,缺少对豆豉进行浸煮的结构,缺少在豆豉浸煮过程中对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豆豉的自动化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靠近后侧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2),所述第一转轴(2)外表面固定设置有干燥台(3),所述第一转轴(2)靠近右侧外的表面固定设置有转臂(4),所述转臂(4)底部内表面转动连接有电动液压杆(5),所述电动液压杆(5)底部与所述壳体(1)右侧外表面转动连接,所述壳体(1)左右两侧内表面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二转轴(16),两个所述第二转轴(16)外表面活动连接有传送带(17),所述壳体(1)右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5),所述第一电机(15)输出轴外表面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转轴(16)右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豆豉的自动化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靠近后侧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2),所述第一转轴(2)外表面固定设置有干燥台(3),所述第一转轴(2)靠近右侧外的表面固定设置有转臂(4),所述转臂(4)底部内表面转动连接有电动液压杆(5),所述电动液压杆(5)底部与所述壳体(1)右侧外表面转动连接,所述壳体(1)左右两侧内表面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二转轴(16),两个所述第二转轴(16)外表面活动连接有传送带(17),所述壳体(1)右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5),所述第一电机(15)输出轴外表面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转轴(16)右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5)输出轴外表面活动连接有传动带(21),所述传动带(21)底部内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三转轴(20),所述第三转轴(20)与所述壳体(1)右侧内表面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豉的自动化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转轴(20)外表面固定设置有多个搅拌爪(18),所述壳体(1)前侧内表面固定设置有浸煮池(19),所述浸煮池(19)与所述第三转轴(20)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豉的自动化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德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美之选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