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镀挂具,尤其是涉及水车式智能电镀挂具。
技术介绍
1、电镀挂具根据零件的形状、镀层技术要求、电镀工艺和设备大小,可有不同类型的挂具,常用于各种工艺品或零部件的表面镀层加工。
2、现有的水车式电镀挂具在使用过程中多采用将加工件挂在挂钩上,然后利用机体内部的驱动机构带动多个齿轮传动,在多个齿轮的配合下带动连接挂钩的圆环转动,使其带动挂钩上挂靠的加工件进行旋转,同时利用与外界支架连接的电机带动整个机体转动,使机体同时带动圆环向不同方向旋转,达到对加工件的多方位旋转加工,解决了产品在电镀槽体内长期存在的死角难题,更好的解决了,以往产品在镀槽中,镀层不均匀的特性,结合力不好的问题,使产生的产品均匀性可以达到95%以上,大大提高了生产质量。
3、但是由于挂钩上缺少对加工件进行拦截限位的机构,可能会导致圆环在带动加工件进行多角度旋转时脱离挂钩表面,造成加工件在加工的过程中发生掉落影响加工件正常镀层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由于挂钩上缺少对加工件进行
...【技术保护点】
1.水车式智能电镀挂具,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2),所述机体(1)的一侧设置有凹型杆(3),所述凹型杆(3)的一侧设置有电机(4),所述机体(1)的一侧设置有驱动齿轮(5),所述机体(1)靠近驱动齿轮(5)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一传动齿轮(6),所述驱动齿轮(5)与相邻第一传动齿轮(6)相啮合,多个所述第一传动齿轮(6)相互啮合,所述机体(1)靠近第一传动齿轮(6)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传动齿轮(7),所述第二传动齿轮(7)与远离驱动齿轮(5)一侧的第一传动齿轮(6)相啮合,所述第二传动齿轮(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环形架(10),所述环形架
...【技术特征摘要】
1.水车式智能电镀挂具,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2),所述机体(1)的一侧设置有凹型杆(3),所述凹型杆(3)的一侧设置有电机(4),所述机体(1)的一侧设置有驱动齿轮(5),所述机体(1)靠近驱动齿轮(5)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一传动齿轮(6),所述驱动齿轮(5)与相邻第一传动齿轮(6)相啮合,多个所述第一传动齿轮(6)相互啮合,所述机体(1)靠近第一传动齿轮(6)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传动齿轮(7),所述第二传动齿轮(7)与远离驱动齿轮(5)一侧的第一传动齿轮(6)相啮合,所述第二传动齿轮(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环形架(10),所述环形架(10)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挂钩(11),所述环形架(10)的一侧设置有对挂在挂钩(11)上的加工件进行拦截的限位装置(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车式智能电镀挂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8)包括圆筒(81),所述圆筒(81)与环形架(10)之间设置有连接装置(9),所述圆筒(8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圆孔罩(82),所述圆孔罩(8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圆杆(83),所述圆杆(83)远离圆孔罩(8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杆(84),所述限位杆(84)的表面呈圆弧形,所述圆杆(83)远离限位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86),所述复位弹簧(86)套设在圆杆(83)表面,所述复位弹簧(86)位于圆孔罩(82)的内部,所述复位弹簧(86)的另一端与圆孔罩(82)的内壁固定连接,圆杆(83)远离限位杆(8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绳索(88),所述圆筒(8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轴(87),所述绳索(88)的另一端与第一齿轮轴(87)固定连接,所述圆筒(8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轴(89),所述第二齿轮轴(89)与第一齿轮轴(87)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轴(8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孔板(810),所述螺孔板(810)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栓(811),所述圆筒(81)靠近第二齿轮轴(89)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圆形孔(814),所述螺栓(811)的表面大小和形状与圆形孔(814)的内壁大小和形状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车式智能电镀挂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84)靠近圆杆(8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垫(85),所述橡胶垫(85)的横截面呈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车式智能电镀挂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杆(83)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813),所述圆孔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威登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