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亚婉专利>正文

防漏撮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87930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防漏撮箕,包括撮箕体和提手,撮箕盖上有孔,提手穿过孔与撮箕盖活动连接。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在撮垃圾时,将撮箕盖打开,便可将垃圾扫入撮箕,搓完后盖上盖子,就可以防止垃圾“跑”出来,所以实现了防漏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漏撮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漏撮箕。 在生活中,当使用者把垃圾扫进撮箕后,在提着撮箕倒垃圾的路上,垃圾经常会被 风"带"着从撮箕里"跑"出来,使用者不得不重新将垃圾扫回撮箕,造成不便。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漏撮箕,能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起到防止垃圾从撮 箕里"跑"出来的作用。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漏撮箕,包括撮箕体和提手,撮箕盖上有孔, 提手穿过孔与撮箕盖活动连接。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在撮垃圾时,将撮箕盖打开,便可将垃圾扫入撮箕,搓完后盖 上盖子,就可以防止垃圾"跑"出来,所以实现了防漏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l兼作摘要附图。 如图1所示, 一种防漏撮箕,包括撮箕体1和提手2,撮箕盖3上有孔4,提手2穿过孔4与撮箕盖3活动连接。 在撮垃圾时,将撮箕盖3打开,便可将垃圾扫入撮箕,搓完后盖上撮箕盖3,就可以 防止垃圾"跑"出来。权利要求一种防漏撮箕,包括撮箕体(1)和提手(2),其特征在于撮箕盖(3)上有孔(4),提手(2)穿过孔(4)与撮箕盖(3)活动连接。全文摘要一种防漏撮箕,包括撮箕体和提手,撮箕盖上有孔,提手穿过孔与撮箕盖活动连接。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在撮垃圾时,将撮箕盖打开,便可将垃圾扫入撮箕,搓完后盖上盖子,就可以防止垃圾“跑”出来,所以实现了防漏的目的。文档编号A47L13/52GK101732019SQ200810197819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24日专利技术者陈亚婉 申请人:陈亚婉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漏撮箕,包括撮箕体(1)和提手(2),其特征在于:撮箕盖(3)上有孔(4),提手(2)穿过孔(4)与撮箕盖(3)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亚婉
申请(专利权)人:陈亚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