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包载钆金属的偕胺肟改性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厦门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包载钆金属的偕胺肟改性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287911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30 15: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载钆金属的偕胺肟改性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S1,将聚乙烯醇粉末加入钆金属溶液中溶解,滴入油相和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相中,在50‑90℃条件下进行搅拌;随后加入交联剂,在50‑90℃条件下继续搅拌5‑7 h;离心弃上清后,使用第一溶剂清洗沉淀,除去油相,进行真空干燥,得到内部包载钆金属的微球;S2,随后将微球、化学引发剂和丙烯腈加入介质中,在惰性气氛和50‑70℃条件下持续搅拌4‑6 h,对微球进行改性;S3,用第二溶剂清洗微球;将微球加入到盐酸羟胺溶液中,在50‑70℃条件下持续搅拌23‑25 h;清洗微球,最后进行真空干燥得到所述包载钆金属的偕胺肟改性微球。该微球内部包载大量钆金属离子,体外放射性标记稳定率超过9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载钆金属的偕胺肟改性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


技术介绍

1、血管内注射放射性微球的近距离内照射治疗方式(tare)已越来越多地用于不可切除或失去肝脏移植手术机会的原发性肝癌的诊疗。尽管这种治疗方式具备优异的肿瘤降期能力,但它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难题,包括:1.治疗反应的不一致性,tare可能对不同的患者产生不同的治疗反应,这可能取决于肿瘤的类型、大小和位置,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2.放射性微球的分布,确保放射性微球均匀分布在肿瘤内部是一项挑战。如果分布不均匀,部分肿瘤组织可能没有得到足够的辐射剂量,而其他部分可能受到过多的辐射。3.辐射相关的副作用:tare可能导致一些辐射相关的副作用,如肝脏炎症、溶解和损伤。这些副作用可能需要额外的治疗或监测。4.治疗后复发:尽管tare可以控制肿瘤生长,但并不能保证完全根除肿瘤。因此,一些患者可能在治疗后经历肿瘤复发。5.适应症选择:选择合适的患者进行tare治疗是至关重要的,但目前仍需要更多的研究来确定哪些患者会从这种治疗方式中获益最大。6.术前评估和计划:确保患者在接受tare之前进行充分的术前评估,将tare手术可能造成的不良反应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2、因此,在临床应用上,理想的血管内近距离内照射治疗用放射性微球需要具备以下这些性质:1.高机械强度,能在毛细血管中运送而不被分解;2.高化学稳定性,放射性核素不易脱落,不被巨噬细胞吞噬,不被辐射分解;3.密度合适容易配制成均匀的悬浮液;4.标记核素能有效治疗肿瘤,同时用于核医学显像诊断,半衰期适当;5.生物相容性好,无毒性,能够安全进入人体;6.具备术前、术中及术后的稳定示踪功能,协助介入医师判断治疗进程、评估肝肺分流、减少异位栓塞;7.制备工艺简单易行、绿色环保无污染、可实现量化生产、成本低。

3、但是,现有的血管内近距离内照射治疗用放射性微球很难满足上述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包载钆金属的偕胺肟改性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2、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包载钆金属的偕胺肟改性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将聚乙烯醇粉末加入钆金属溶液中溶解,形成聚乙烯醇溶液,滴入油相和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相中,在50-90℃条件下进行搅拌;随后加入交联剂,在50-90℃条件下继续搅拌5-7 h;离心弃上清后,使用第一溶剂清洗沉淀,除去油相,进行真空干燥,得到内部包载钆金属的微球;

5、s2,随后将内部包载钆金属的微球、化学引发剂和丙烯腈加入介质中,在惰性气氛和50-70℃条件下持续搅拌4-6 h,对内部包载钆金属的微球进行改性;

6、s3,用第二溶剂清洗内部包载钆金属的微球;将内部包载钆金属的微球加入到盐酸羟胺溶液中,并将ph值调节到5-8,在50-70℃条件下持续搅拌23-25 h;使用去离子水清洗微球,最后进行真空干燥得到所述包载钆金属的偕胺肟改性微球。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油相为菜籽油、正辛烷、液体石蜡、罂粟油或者碘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8、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中,聚乙烯醇溶液的浓度为10wt.%-35wt.%;油相与聚乙烯醇溶液的体积比为5-15:1。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交联剂为乙烯基甲苯、二乙烯基苯、戊二醛、环氧氯丙烷或者三乙烯苯中的一种或多种。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交联剂与聚乙烯醇溶液的体积比为4%-30%。

11、一种上述的方法制备的包载钆金属的偕胺肟改性微球。

12、一种具有核素标记和多模态成像定位功能的偕胺肟基放射性微球,由上述的包载钆金属的偕胺肟改性微球吸附放射性核素后得到。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放射性核素选自68ga、89zr或64cu。

14、一种上述的包载钆金属的偕胺肟改性微球在制备血管内近距离放射治疗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

15、一种上述的具有核素标记和多模态成像定位功能的偕胺肟基放射性微球在血管内介入栓塞诊断药物中的应用。

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7、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包载钆金属的偕胺肟改性微球,使用生物相容性良好的聚乙烯醇作为载体,内部包载大量钆金属离子,能够稳固控制钆离子在载体内部稳定存在而不泄露,避免了钆的毒性,安全性高。

18、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具有核素标记和多模态成像定位功能的偕胺肟基放射性微球具有单分散性、亲水性良好、尺寸大小均一的特点,有利于血管内经导管介入递送给药,内部包载大量钆金属离子,实现mri信号增强定位的同时,在其表面稳定螯合放射性核素进行核医学成像,体外放射性标记稳定率超过98%,标记容量大,能够满足临床使用要求。这种具有核素标记和多模态成像功能的偕胺肟基放射性微球可用于栓塞微球的体内多模态成像示踪、定位及治疗。

19、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具有核素标记和多模态成像定位功能的偕胺肟基放射性微球的制备工艺简单易行、绿色环保无污染、可实现量化生产、成本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载钆金属的偕胺肟改性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载钆金属的偕胺肟改性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相为菜籽油、正辛烷、液体石蜡、罂粟油或者碘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载钆金属的偕胺肟改性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聚乙烯醇溶液的浓度为10wt.%-35wt.%;油相与聚乙烯醇溶液的体积比为5-1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载钆金属的偕胺肟改性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乙烯基甲苯、二乙烯基苯、戊二醛、环氧氯丙烷或者三乙烯苯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载钆金属的偕胺肟改性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与聚乙烯醇溶液的体积比为4%-30%。

6.一种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的包载钆金属的偕胺肟改性微球。

7.一种具有核素标记和多模态成像定位功能的偕胺肟基放射性微球,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载钆金属的偕胺肟改性微球吸附放射性核素后得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核素标记和多模态成像定位功能的偕胺肟基放射性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射性核素选自68Ga、89Zr或64Cu。

9.一种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载钆金属的偕胺肟改性微球在制备血管内近距离放射治疗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

10.一种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具有核素标记和多模态成像定位功能的偕胺肟基放射性微球在血管内介入栓塞诊断药物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载钆金属的偕胺肟改性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载钆金属的偕胺肟改性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相为菜籽油、正辛烷、液体石蜡、罂粟油或者碘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载钆金属的偕胺肟改性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聚乙烯醇溶液的浓度为10wt.%-35wt.%;油相与聚乙烯醇溶液的体积比为5-1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载钆金属的偕胺肟改性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乙烯基甲苯、二乙烯基苯、戊二醛、环氧氯丙烷或者三乙烯苯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载钆金属的偕胺肟改性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刚赵振文徐晓陆治香楚成超程红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