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碳电极及高温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87600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30 15:01
本技术属于电极领域,具体是涉及到一种碳碳电极及高温炉系统,其中碳碳电极包括两端开口中间中空的电极本体,电极本体两端开口处设置有连接端安装结构,中空部分设置有贯穿电极本体内外侧的排气孔,本技术利用碳碳电极来代替原来通常使用的石墨电极和传统碳碳电极;使得本技术有表面强度高,耐磨损抗氧化,耐硅侵蚀,能承受大型加热器的重量,且各向同性,密度均匀,内阻相对小,不容易因局部电流过高而打弧,可以降低功耗,且结构简单易安装,价格与石墨电极相当,但是寿命更长,性价比极高,另外通过设置排气孔,可以释放受热产生的其他气体,增强电极本体的稳定性,保证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极领域,具体是涉及到一种碳碳电极及高温炉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光伏技术迅速发展,单晶硅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带动单晶硅直拉炉的热场产品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其中对电阻加热式高温炉的需求日益增加,在解决电阻加热式高温炉的加热问题时,一般采用加热器与石墨电极连接,石墨电极再与铜电极连接的方式。

2、然而石墨电极有较大的缺陷:石墨电极硬而脆,抗弯强度差,使用过程中极易导致连接部位断裂,不能满足大型加热器的重量;同时石墨电极的耐腐蚀、抗氧化、耐磨损性能较差导致石墨电极的使用寿命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强度足够且抗侵蚀能力强的碳碳电极及高温炉系统。

2、本技术提供一种碳碳电极,包括两端开口中间中空的电极本体,所述电极本体两端开口处设置有连接端安装结构,所述中空部分设置有贯穿电极本体内外侧的排气孔。

3、更进一步地,所述排气孔设置有多个。

4、更进一步地,所述电极本体采用碳碳复合材料制备。

5、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端安装结构为螺纹孔。

6、更进一步地,所述螺纹孔直径大于所述中空处的直径。

7、更进一步地,所述电极本体整体呈圆柱形。

8、更进一步地,所述电极本体表面设置有密度涂层,所述密度涂层厚度为95~105微米。

9、更进一步地,所述密度涂层包括内表层和外表层,所述内表层密度为1.35~1.45g/cm3,所述外表层密度为1.35~1.45g/cm3。

10、更进一步地,所述电极本体的轴长60~450mm。

11、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高温炉系统,包括电阻加热式高温炉、铜电极、加热器和碳碳电极,所述碳碳电极设置在所述电阻加热式高温炉上,所述加热器与碳碳电极中其中一个连接端安装结构连接,所述铜电极与碳碳电极中另一个连接端安装结构连接。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利用碳碳电极来代替原来通常使用的石墨电极和传统碳碳电极;结构简单易安装,价格与石墨电极相当,但是寿命延长至少9个月,性价比极高,另外通过设置排气孔,可以释放受热产生的其他气体,增强电极本体的稳定性,保证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碳电极,其特征是,包括两端开口中间中空的电极本体(1),所述电极本体(1)两端开口处设置有连接端安装结构(11),所述中空部分设置有贯穿电极本体(1)内外侧的排气孔(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碳电极,其特征是,所述排气孔(12)设置有多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碳电极,其特征是,所述电极本体(1)采用碳碳复合材料制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碳电极,其特征是,所述连接端安装结构(11)为螺纹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碳电极,其特征是,所述螺纹孔直径大于所述中空处的直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碳电极,其特征是,所述电极本体(1)整体呈圆柱形。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碳碳电极,其特征是,所述电极本体(1)表面设置有密度涂层,所述密度涂层厚度为95~105微米。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碳碳电极,其特征是,所述密度涂层包括内表层和外表层,所述内表层密度为1.35~1.45g/cm3,所述外表层密度为1.35~1.45g/cm3。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碳碳电极,其特征是,所述电极本体(1)的轴长60~450mm。

10.一种高温炉系统,其特征是,包括电阻加热式高温炉、铜电极、加热器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碳碳电极,所述碳碳电极设置在所述电阻加热式高温炉上,所述加热器与碳碳电极中其中一个连接端安装结构(11)连接,所述铜电极与碳碳电极中另一个连接端安装结构(11)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碳电极,其特征是,包括两端开口中间中空的电极本体(1),所述电极本体(1)两端开口处设置有连接端安装结构(11),所述中空部分设置有贯穿电极本体(1)内外侧的排气孔(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碳电极,其特征是,所述排气孔(12)设置有多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碳电极,其特征是,所述电极本体(1)采用碳碳复合材料制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碳电极,其特征是,所述连接端安装结构(11)为螺纹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碳电极,其特征是,所述螺纹孔直径大于所述中空处的直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碳电极,其特征是,所述电极本体(1)整体呈圆柱形。

7.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勇陈斌张资赫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金创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