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躺仰式游泳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875005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30 15:01
本技术涉及游泳圈领域,提供一种躺仰式游泳圈。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有圈体,所述圈体的后部设有缺口,前部内侧的上沿处设有凹槽,圈体两后部的下表面上均设有圆弧槽,圈体的中部设有托兜,所述缺口处填塞有一尾部浮块,所述圈体和尾部浮块的外部均包裹有布套,圈体后部的末端布套上与尾部浮块的两端布套上均设有魔术贴;所述尾部浮块的一端上边缘布套与圈体一个后部末端的上边缘布套相连接形成连接边,尾部浮块的另一端的上边缘与圈体另一个后部末端的上边缘的贴合处设有顶固定带。本方案提升了穿戴的便利性、穿戴的舒适性及使用体验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游泳圈,尤其涉及一种躺仰式游泳圈


技术介绍

1、现有的躺仰式游泳圈特别是免充气的躺仰式游泳圈相较于一般充气的泳圈来说,免充气的泳圈形变系数比充气的泳圈低,若圈体不可拆分的话,就不利于穿戴,但是若将圈体拆分的话会影响圈体整体的稳定性,即圈体放在水上受压时,圈体容易松动分离,导致浮力不均匀,从而造成使用者出现溺水的状况,与此同时,分离式圈体在水上穿戴的时候也不易操控,分离的圈体容易受浮力或水流的作用到处漂浮,即使分离的浮块用绳子连接,连接的绳子也会阻碍泳圈的穿戴,造成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躺仰式游泳圈,通过调整浮块与圈体的连接结构、连接位置的固定方式以及托兜与圈体或浮块的连接方式,解决了泳圈整体稳定性不足的问题以及穿戴使用不便的问题,从而提升了泳圈的稳定性及使用的体验感。本技术适用于一种躺仰式游泳圈。

2、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躺仰式游泳圈,包括有圈体,所述圈体的后部设有缺口,前部内侧的上沿处设有供头颈枕靠的凹槽,圈体两后部的下表面上均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躺仰式游泳圈,包括有圈体(1),所述圈体(1)的后部设有缺口,前部内侧的上沿处设有供头颈枕靠的凹槽(11),圈体(1)两后部的下表面上均设有供手臂放置的圆弧槽(12),圈体(1)的中部设有包裹并托浮身体的托兜(3),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后部的缺口处填塞有一尾部浮块(2),所述圈体(1)和尾部浮块(2)的外部均包裹有布套,所述尾部浮块(2)的一端上边缘布套与圈体(1)一个后部末端的上边缘布套相连接形成连接边(4),尾部浮块(2)的另一端的上边缘与圈体(1)另一个后部末端的上边缘的贴合处设有顶固定带(42),顶固定带(42)的根部连接于尾部浮块(2)另一端的上边缘上,顶固定带(42)通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躺仰式游泳圈,包括有圈体(1),所述圈体(1)的后部设有缺口,前部内侧的上沿处设有供头颈枕靠的凹槽(11),圈体(1)两后部的下表面上均设有供手臂放置的圆弧槽(12),圈体(1)的中部设有包裹并托浮身体的托兜(3),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后部的缺口处填塞有一尾部浮块(2),所述圈体(1)和尾部浮块(2)的外部均包裹有布套,所述尾部浮块(2)的一端上边缘布套与圈体(1)一个后部末端的上边缘布套相连接形成连接边(4),尾部浮块(2)的另一端的上边缘与圈体(1)另一个后部末端的上边缘的贴合处设有顶固定带(42),顶固定带(42)的根部连接于尾部浮块(2)另一端的上边缘上,顶固定带(42)通过魔术贴粘合在圈体(1)另一个后部末端上表面上预设的魔术贴上以紧固两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躺仰式游泳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兜(3)包括有纵向托浮身体脊柱至臀部位置的主兜布(31),主兜布(31)的前端连接于圈体(1)前部中线位置的内侧边缘,在主兜布(31)的后端设有吊带(34)并通过吊带(34)连接于尾部浮块(2)的中线位置;所述主兜布(31)的两侧设有包裹身体腰部位置的腰布带(32),两根腰布带(32)之间可相互贴合连接包裹身体,所述主兜布(31)的后端设有一托住身体裆部的裆布带(33),裆布带(33)可贴合在腰布带(32)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躺仰式游泳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带(34)与尾部浮块(2)的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海军冯兴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卡卡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