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束接线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87409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30 15:00
本技术涉及线束端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线束接线端子,包括端子本体和压合组件,端子本体的内部开设有凹槽一,端子本体远离凹槽一的一侧内部开设有凹槽二,凹槽二的顶部与凹槽一的底部贯通,凹槽一的内部可拆卸连接有线束一,凹槽二的内部可拆卸连接有线束二,端子本体的内部开设有弧形槽,弧形槽的顶部与凹槽二的底部贯通,端子本体的内部开设有凹槽三,凹槽三的底部与凹槽一的顶部贯通,压合组件设置在凹槽三的内部,本技术通过转动转盘,转盘带动螺杆转动,螺杆带动压块移动,使得压块能够对线束一和线束二的重叠处进行压紧,实现二者之间的连接,反之实现二者之间的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线束端子,特别涉及一种线束接线端子


技术介绍

1、接线端子是为了方便导线的连接而应用的,它其实就是一段封在绝缘塑料里面的金属片,两端都有孔可以插入导线,有螺丝用于紧固或者松开,比如两根导线,有时需要连接,有时又需要断开,这时就可以用端子把它们连接起来,并且可以随时断开,而不必把它们焊接起来或者缠绕在一起,很方便快捷。但是使用传统接线端子进行两个线束之间的对接时,端子间的装配稳定性较为欠缺,导致两个线束之间的连接不够紧密,容易发生松动或是脱落的情况,为后续使用带来不利影响。

2、中国专利cn214589290u公开了一种汽车线束接线端子,包括壳体、线束、卡槽、保护套、防尘块和凸起卡块,所述壳体的底端设有所述线束,所述线束的顶端设有所述卡槽,所述壳体的两侧设有所述凸起卡块,所述壳体四周设有所述防尘块,所述防尘块的底端设有所述保护套。该专利设计有防尘块,通过防尘块阻挡灰尘进入正在工作的接线端子中,避免灰尘影响使用,设计有卡槽,通过卡槽将线束固定,避免线束与接线端子的接触位置松动,影响使用,设计有保护套,通过绝缘橡胶制成的保护套可以避免漏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束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端子本体(1)和压合组件(8),所述端子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凹槽一(2),所述端子本体(1)远离凹槽一(2)的一侧内部开设有凹槽二(3),所述凹槽二(3)的顶部与凹槽一(2)的底部贯通,所述凹槽一(2)的内部可拆卸连接有线束一(4),所述凹槽二(3)的内部可拆卸连接有线束二(5),所述端子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弧形槽(6),所述弧形槽(6)的顶部与凹槽二(3)的底部贯通,所述端子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凹槽三(7),所述凹槽三(7)的底部与凹槽一(2)的顶部贯通,所述压合组件(8)设置在凹槽三(7)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端子本体(1)和压合组件(8),所述端子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凹槽一(2),所述端子本体(1)远离凹槽一(2)的一侧内部开设有凹槽二(3),所述凹槽二(3)的顶部与凹槽一(2)的底部贯通,所述凹槽一(2)的内部可拆卸连接有线束一(4),所述凹槽二(3)的内部可拆卸连接有线束二(5),所述端子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弧形槽(6),所述弧形槽(6)的顶部与凹槽二(3)的底部贯通,所述端子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凹槽三(7),所述凹槽三(7)的底部与凹槽一(2)的顶部贯通,所述压合组件(8)设置在凹槽三(7)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组件(8)包括螺杆(81),所述螺杆(81)转动安装在凹槽三(7)的内部,所述螺杆(8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压块(8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登亮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百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