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冲压件制造,更具体涉及一种产品成型到位的方法、成型模具、产品。
技术介绍
1、参阅图1、图2,制造产品一1和产品二2等此类产品的传统工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第一步:落料模具落料;
3、第二步:折弯并进行第一次整形;
4、第三步:通过第二次整形的整形模具来解决回弹导致成型不到位的问题。
5、产品前期开发时一般都会由cae仿真软件根据材质来分析如何设计模具才能达到让产品成型到位。然而理论分析与实际制造不同,实际生产时折弯后的产品内弧有向外弧回弹、外弧有向内弧回弹的趋势,很难一次性就能通过模具做出合格的产品,为了获得合格的产品,就得需要技术人员如钳工师傅通过他们手艺经验技能对整套模具进行多轮的焊接磨修,慢慢进行调试模具,才能最终获得合格的产品。且磨修的模具很难标准化,导致下次换配件时还得钳工师傅对模具进行磨修调试,这样的调试过程是非常耗时间和消耗材料的,导致投入成本很大,生产成本高且生产效率低下。
6、现有专利公开号为cn109675967b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可调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产品成型到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品成型到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定范围为回弹数值小于或等于0.8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品成型到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的折弯点形成最高点,所述最高点与产品两端连线的垂线距离形成垂线高度,所述S2中的垂线高度大于S3中的垂线高度,所述S3中的垂线高度与理论高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品成型到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对折弯件的最高点给力。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产品成型到位的方法,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品成型到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品成型到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定范围为回弹数值小于或等于0.8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品成型到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的折弯点形成最高点,所述最高点与产品两端连线的垂线距离形成垂线高度,所述s2中的垂线高度大于s3中的垂线高度,所述s3中的垂线高度与理论高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品成型到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对折弯件的最高点给力。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产品成型到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的垂线高度与s3中的垂线高度的差值为0.5mm-1.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品成型到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两端内弧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刚,饶建,朱喜双,雷陈皓,戴慧君,帅秋霞,
申请(专利权)人:保隆安徽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