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离子选择电极的组织液离子检测微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87073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7 17:31
本技术涉及检测微针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基于离子选择电极的组织液离子检测微针,包括基底,所述基底的顶部设有电极点一与电极点二,所述电极点一与电极点二的顶部皆开设有凹槽,所述电极点二与电极点一上的凹槽的内壁皆设有牺牲层。通过电极点一与电极点二中设置多种离子材料,这些离子材料可以对人体阻止液中的多种离子进行同步检测,提高检测效率,进而解决了现在临床上常用自动分析仪和血气分析仪来检测患者血液电解质,但其定标测试步骤过于繁琐,需要专业性较强的人员进行操作,不利于危重症患者的紧急救治的问题。通过集成工艺改进,将参比电极与各个离子选择电极集成于同一电极点中,使装置体积大大减小,装置更易携带且检测效率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检测微针,具体为基于离子选择电极的组织液离子检测微针


技术介绍

1、人体血液中含有多种电解质成分,电解质稳态在人体代谢过程和器官功能的正常运行中至关重要,其紊乱也将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血液电解质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和水平衡,其含量可以调节神经和肌肉功能。例如,血清钾水平的波动已经被证明与健康个体神经兴奋性相关,钾离子于细胞内外浓度比例决定了静息膜电位,调节可兴奋细胞(如心肌、骨骼肌等)的功能。

2、血液电解质浓度可因静脉输液和尿液、肠道或汗腺分泌物的增减而改变。体内某些理化条件的剧烈改变和疾病(如慢性肾病、肾衰竭等)会造成血液电解质紊乱从而致病,常见的有高钾血症、高钠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其中,高钾血症是较为常见的电解质紊乱疾病之一,影响为从非特异性肌无力到感觉异常、瘫痪、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

3、现在临床上常用自动分析仪和血气分析仪来检测患者血液电解质,但其定标测试步骤过于繁琐,需要专业性较强的人员进行操作,不利于危重症患者的紧急救治。除此之外,自动生化仪与血气分析仪的体积均较大,便捷性较低,无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离子选择电极的组织液离子检测微针,包括基底(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1)的顶部设有电极点一(2)与电极点二(21),所述电极点一(2)与电极点二(21)的顶部皆开设有凹槽(3),所述电极点二(21)与电极点一(2)上的凹槽(3)的内壁皆设有牺牲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离子选择电极的组织液离子检测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点一(2)共设有四个,且呈弧形排布,所述电极点二(21)共设有一个,且电极点二(21)位于电极点一(2)的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离子选择电极的组织液离子检测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共设有七个,且其中...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离子选择电极的组织液离子检测微针,包括基底(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1)的顶部设有电极点一(2)与电极点二(21),所述电极点一(2)与电极点二(21)的顶部皆开设有凹槽(3),所述电极点二(21)与电极点一(2)上的凹槽(3)的内壁皆设有牺牲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离子选择电极的组织液离子检测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点一(2)共设有四个,且呈弧形排布,所述电极点二(21)共设有一个,且电极点二(21)位于电极点一(2)的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离子选择电极的组织液离子检测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共设有七个,且其中一个位于中部,其余六个呈六边形排布于周围,所述凹槽(3)之间的距离为7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离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伟建夏园林谭家兴夏操王竹卿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