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篾编织机及编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868077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7 17: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竹篾编织机及编织方法,其中,竹篾编织机为编织、烘干定型一体机,包括主支架,设置在主支架上的设备控制器、加湿装置、编织平台、第一经蔑固定器、第二经蔑固定器、紧蔑装置、牵引装置、纬蔑上料机、裁切装置及加热烘干定型装置。编织方法:每根经蔑的一端固定在第一经蔑固定器上,分别穿过紧蔑装置及牵引装置,另一端固定在第二经蔑固定器上,加湿装置通过喷洒水雾对竹篾进行加湿,使其保持韧性较高的含水率状态。牵引装置带动经蔑上下分层,同时纬蔑上料机横向上料,牵引装置的移动带动紧蔑装置的运动,实现紧密编织。编织完成的竹编坯传送至加热烘干定型装置,最后经裁切,完成竹编制品的编织及造型塑造,定型模具可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竹篾及其机械编织方法,属于竹制品加工,具体为一种竹篾机械编织及烘干定型一体机。


技术介绍

1、竹编制品是指以竹材为原料加工而成的产品,多为日用品,如竹篮、竹笼、竹蒸笼、竹扁担等,至今仍被广泛使用。竹材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可持续材料,生长迅速。竹编制品能在民间广为使用和流传,材料易得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传统竹编的实用性。竹编天然的质地、淳朴的色彩、精巧的编织、丰富的纹样以及流畅的造型,都散发着竹编独特优势和美学特质,使其具有色泽高雅、纹理美观、抗压抗弯强度高和吸收紫外线的特点,同时还会散发清新芬芳的气体,有利于身心健康。竹子具有天然的抗菌、防腐、防虫等特性,使得竹编制品在家具、厨具等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在消费者中备受欢迎。

2、虽然竹编制品具有很多优势且市场需求大,但我国竹编制品的产业还不是很成熟,主要原因是目前竹制品的编织仍以手工编织为主,未有成熟的机械编织装置,竹编工艺耗时长、成本高,竹编产品无法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而且在目前的加工流程中,竹篾为先干燥再编织,编织过程中竹篾含水率低,极易发生断裂,从而影响成品质量。受制作工艺及材料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竹篾编织机及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架(1)、设置在主支架(1)上的设备控制器(11)、加湿装置(2)、编织平面(3)、第一经蔑固定器(4)、第二经蔑固定器(5)、紧蔑装置(6)、牵引装置(7)、纬蔑上料机(8)、裁切装置(9)及加热烘干定型装置(10),由设备控制器(11)控制整个设备的运行状态;具体布局为第一经蔑固定器(4)设置在编织平面(3)的一端,第二经蔑固定器(5)设置在另一端,加湿装置(2)设置于编织平面(3)的一侧,纬蔑上料机(8)设置于另一侧,通过上滚轮(81)及下滚轮(82)的快速旋转实现水平横向上料,加热烘干定型装置(10)设于第一经蔑固定器(4)的前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篾编织机及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架(1)、设置在主支架(1)上的设备控制器(11)、加湿装置(2)、编织平面(3)、第一经蔑固定器(4)、第二经蔑固定器(5)、紧蔑装置(6)、牵引装置(7)、纬蔑上料机(8)、裁切装置(9)及加热烘干定型装置(10),由设备控制器(11)控制整个设备的运行状态;具体布局为第一经蔑固定器(4)设置在编织平面(3)的一端,第二经蔑固定器(5)设置在另一端,加湿装置(2)设置于编织平面(3)的一侧,纬蔑上料机(8)设置于另一侧,通过上滚轮(81)及下滚轮(82)的快速旋转实现水平横向上料,加热烘干定型装置(10)设于第一经蔑固定器(4)的前端,裁切装置(9)设于第一经蔑固定器(4)及加热烘干定型装置(10)之间;经蔑的一端在第一经蔑上夹持辊筒(41)和第一经蔑下夹持辊筒(42)之间的压力下固定,穿过紧蔑装置(6)及牵引装置(7),另一端固定在第二经蔑固定器,固定方法同上;牵引装置(7)可控制经蔑的上下牵引分层,紧蔑装置(6)以其下部为旋转中心,向前旋转一定角度实现紧蔑,编织完成的竹编坯由第一经蔑固定器(4)的滚压作用运送至加热烘干定型装置(10),经加热烘干后,裁切装置(9)向下移动以剪切,完成竹编制品的编织及定型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篾编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经蔑固定器(4)设有第一经蔑上夹持辊筒(41)和第一经蔑下夹持辊筒(42)及第一经蔑压力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花冯昕语邓硕通殷昊玮陈红夏泽瑄卜梦蕾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