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材,尤其涉及一种输液降温装置。
技术介绍
1、冰冻输液可以通过冷却血液循环来降低体温,低温液体进入体内后,会通过血液循环迅速分布到全身,使得循环系统中的血液温度下降。
2、参阅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3724153u,公开了一种静脉输液降温装置,其在盒体内设置类s型结构的凹槽,增加输液软管在凹槽内的长度,使更多的输液软管内的液体可以进行降温;
3、但是,输液管需要医务人员通过人力按压到s型结构的凹槽内,且s型凹槽的内径较小,进而增加医务人员的负担。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输液降温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减小医务人员负担的输液降温装置。
2、本技术提供的输液降温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开设有空腔,空腔内安装有制冷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用于输液管通过的条形开口;活动块机构,所述活动块机构与底座连接,且活动块机构位于条形开口内;所述活动块机构包括弹簧和活动板,所述条形开口相对的两个侧壁均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安装槽,两个侧壁上开设的安装槽交错设置,且安装槽内通过弹簧弹性滑动连接有活动板,活动板与安装槽槽口相背的面连接施压气囊的一端,施压气囊的另一端与安装槽的内壁连接,且相邻的两个施压气囊相互连通;所述活动板与安装槽槽口相对的面固定连接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杆的另一端延伸到条形开口内并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硅胶柱;气囊机构,所述气囊机构与底座连接,且气囊机构与施压气囊相互连通;
3、优选的,所述气囊机构包括连接座,所述底座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座,连接座的上表面连接有弹性气囊,弹性气囊的上表面位于底座的上方,且弹性气囊通过导气管与其中一个施压气囊相互连通。
4、优选的,所述气囊机构还包括支撑板,所述连接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凹槽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弹性气囊与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贯穿连接座并于连接座螺纹连接。
5、优选的,所述盖板的内表面固定有第一磁铁,且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磁铁;当盖板覆盖到底座的上方时,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相互接触并相互吸引。
6、优选的,所述条形开口的两端均连接有吸水机构。
7、优选的,所述吸水机构包括u型座,所述条形开口的端部卡接有u型座,u型座内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吸水棉条。
8、优选的,所述条形开口的下端面开设有多个与空腔相互连通的通孔。
9、优选的,所述制冷部包括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安装在空腔内,且半导体制冷片的下表面安装有用于给其散热的散热风扇,散热风扇位于底座下表面开设的置物槽内。
10、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输液降温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1、本技术在使用前,两组硅胶柱之间的距离较大,且条形开口为直筒结构,使得输液管在使用时可以快速的穿过条形开口,不需要医务人员手动弯折输液管,减小医务人员的负担,同时减小装置使用前准备的时间,有利于对患者的快速救治;
12、2、本技术通过转动螺纹杆可以调整支撑板的使用高度,进而可以调整弹性气囊延伸到底座上方的距离;当盖板覆盖到底座的上方时,弹性气囊被挤压的量可以调整,使得硅胶柱运动的距离可以调整,进而调整输液管的弯折程度,提高装置使用的灵活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液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机构(3)包括连接座(35),所述底座(5)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座(35),连接座(35)的上表面连接有弹性气囊(31),弹性气囊(31)的上表面位于底座(5)的上方,且弹性气囊(31)通过导气管(34)与其中一个施压气囊(91)相互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液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机构(3)还包括支撑板(32),所述连接座(35)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凹槽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板(32);所述弹性气囊(31)与支撑板(3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32)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有螺纹杆(33),螺纹杆(33)贯穿连接座(35)并于连接座(35)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输液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的内表面固定有第一磁铁(1),且底座(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磁铁(4);当盖板(2)覆盖到底座(5)的上方时,第一磁铁(1)与第二磁铁(4)相互接触并相互吸引。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液降温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液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机构(6)包括U型座(62),所述条形开口(101)的端部卡接有U型座(62),U型座(62)内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吸水棉条(61)。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液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开口(101)的下端面开设有多个与空腔(102)相互连通的通孔(10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部(8)包括半导体制冷片(81),所述半导体制冷片(81)安装在空腔(102)内,且半导体制冷片(81)的下表面安装有用于给其散热的散热风扇(82),散热风扇(82)位于底座(5)下表面开设的置物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液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机构(3)包括连接座(35),所述底座(5)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座(35),连接座(35)的上表面连接有弹性气囊(31),弹性气囊(31)的上表面位于底座(5)的上方,且弹性气囊(31)通过导气管(34)与其中一个施压气囊(91)相互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液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机构(3)还包括支撑板(32),所述连接座(35)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凹槽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板(32);所述弹性气囊(31)与支撑板(3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32)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有螺纹杆(33),螺纹杆(33)贯穿连接座(35)并于连接座(35)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输液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的内表面固定有第一磁铁(1),且底座(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飞苑,马艳芳,刘利敏,谢冠玲,黄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