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止胶水渗透的显示模组的盖板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86335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7 17:2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阻止胶水渗透的显示模组的盖板组件包含盖板主体和SENSOR模组,所述的盖板主体和SENSOR模组之间设有OCR层,所述的盖板主体利用所述的OCR层与所述的SENSOR模组进行贴合,所述的盖板主体的上表面上设有若干油墨层,所述的油墨层与所述的OCR层之间设有隔离层。所述的隔离层的厚度为1.2~1.6微米。由于隔离层将油墨层与OCR层进行了隔离,OCR层的胶水分子被隔离层阻挡,不与油墨层接触,解决了胶水的渗透问题,避免油墨色差不良的现象。由于隔离层的厚度为1.2~1.6微米,加上OCR层本身的填充效果,不会对贴合效果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显示模组,更确切地说,是一种阻止胶水渗透的显示模组的盖板组件


技术介绍

1、在显示模组的全贴合过程中,如图1所示,会使用ocr 40的将盖板10与sensor模组20进行贴合,因为ocr 40的胶水在主固化前是以小分子状态存在,而盖板10的表层会丝印一层油墨30,这种油墨粒子与粒子存在间隙,ocr小分子会进入粒子间的缝隙,导致从正面会出现一定比例的油墨色差不良,这种现象随贴合到固化前的时间,油墨粒子间隙,温度相关,时间越久,温度越高,油墨粒子间隙越大现象越严重。

2、中国技术专利文献 cn206725888u公开了一种液晶模组结构件,其包括背板、反射片、导光板、中框,在所述背板上依次放置有所述反射片和所述导光板,所述中框被放置成在所述背板的边缘处与所述背板的上表面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的与所述中框相对的边缘上形成有斜面;所述中框的与所述背板和所述导光板相对的两个面所形成的角部被去除从而形成去除面;在形成有所述斜面的边缘与所述去除面之间的空隙中注有粘结材料。所述斜面与所述导光板的下表面之间形成的角度β为30°~45°。所述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止胶水渗透的显示模组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止胶水渗透的显示模组的盖板组件包含盖板主体(1)和SENSOR模组(2),所述的盖板主体(1)和SENSOR模组(2)之间设有OCR层(4),所述的盖板主体(1)利用所述的OCR层(4)与所述的SENSOR模组(2)进行贴合,所述的盖板主体(1)的上表面上设有若干油墨层(3),所述的油墨层(3)与所述的OCR层(4)之间设有隔离层(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止胶水渗透的显示模组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层(5)的厚度为1.2~1.6微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止胶水渗透的显示模组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止胶水渗透的显示模组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止胶水渗透的显示模组的盖板组件包含盖板主体(1)和sensor模组(2),所述的盖板主体(1)和sensor模组(2)之间设有ocr层(4),所述的盖板主体(1)利用所述的ocr层(4)与所述的sensor模组(2)进行贴合,所述的盖板主体(1)的上表面上设有若干油墨层(3),所述的油墨层(3)与所述的ocr层(4)之间设有隔离层(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止胶水渗透的显示模组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层(5)的厚度为1.2~1.6微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止胶水渗透的显示模组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层(5)的厚度为1.4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止胶水渗透的显示模组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层(5)通过化学沉积法沉积在所述的油墨层(3)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毅郭富成陈世富李奕辉
申请(专利权)人: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