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咽鼓管的留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85804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7 17:2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咽鼓管的留置装置,属于中耳炎治疗的技术领域,其中,包括留置管和接头机构,接头机构包括外壳、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第一接口位于外壳的第一端,第二接口位于外壳的第二端,第一接口的口径大于第二接口的口径,且留置管安装于第二接口;其中,接头机构上具有流量控制器和内管,外壳套接于内管外,流量控制器安装于外壳上,且流量控制器的至少部分与内管相抵,内管内形成导流腔,第一接口、导流腔以及第二接口依次相通。第一接口用于连接注射器,注射器通过第一接口注入药液以及吸取积液,通过按压流量控制器从而控制导流腔内液体的流量,从而避免多余的药液进入患者的咽喉,减少患者因为注射药液带来的不适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中耳炎治疗的,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咽鼓管的留置装置


技术介绍

1、由于疾病、感染、外伤或先天畸形,中耳部位通常容易形成分泌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之一。目前中耳炎鼓室积液,通常需进行鼓膜穿刺抽液。当中耳感染反复或由于中耳积液持续存在导致听力下降时,通常需植入鼓膜留置管。

2、通过留置管对耳鼓室的积液进行抽取,以及通过留置管对耳鼓室注射药液进行消毒,避免耳鼓室出现发炎导致的化脓现象,提高治疗效果。然而,在需要注液的留置管,其直径往往不能太小,太小易导致留置管出现堵塞,太大又无法有效控制注射药液的用量,多余的药液会进入患者的咽喉,导致患者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咽鼓管的留置装置,实现了在治疗输液中,对留置管的流量进行控制,从而避免多余的药液进入患者的咽喉,减少患者因为注射药液带来的不适感。

2、其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用于咽鼓管的留置装置,包括留置管和接头机构,所述接头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咽鼓管的留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留置管和接头机构,所述接头机构包括外壳、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位于所述外壳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接口位于所述外壳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接口的口径大于所述第二接口的口径,且所述留置管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接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控制器包括按压组件和扣合件,所述按压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内管相抵,所述扣合件具有供所述按压组件第二端穿过的通孔,所述按压组件的至少部分与所述扣合件的下端面相抵;所述扣合件的第一端安装于所述外壳上,并与所述外壳转动配合,所述扣合件的第二端具有卡块,所述外壳具有与所述卡块配合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咽鼓管的留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留置管和接头机构,所述接头机构包括外壳、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位于所述外壳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接口位于所述外壳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接口的口径大于所述第二接口的口径,且所述留置管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接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控制器包括按压组件和扣合件,所述按压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内管相抵,所述扣合件具有供所述按压组件第二端穿过的通孔,所述按压组件的至少部分与所述扣合件的下端面相抵;所述扣合件的第一端安装于所述外壳上,并与所述外壳转动配合,所述扣合件的第二端具有卡块,所述外壳具有与所述卡块配合的卡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留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组件包括支撑套管、按压柱、按压套管、伸缩件以及弹性件,所述支撑套管安装于所述外壳上,且所述支撑套管套接于所述按压套管外,并与所述按压套管滑动配合;所述按压套管内具有容纳所述按压柱的空腔,所述按压套管的内壁与所述按压柱的外壁滑动配合,且所述按压套管安装于所述伸缩件,所述按压柱的底部用于与所述内管的外壁抵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留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套管的底部具有推块,所述推块位于所述弹性件的内侧,且所述推块与所述伸缩件的顶部相抵;所述支撑套管的底部具有挡块,所述挡块的外壁与所述伸缩件接触,所述挡块的顶部与所述弹性件相抵;所述伸缩件的外壁具有筋肋,所述筋肋与所述弹性件的内壁相抵。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留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件的外壁具有至少两条卡合槽,两条所述卡合槽相对设置,且所述卡合槽沿所述伸缩件的轴心线方向延伸设置。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留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控制器还具有复位组件,所述复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文兵陈穗俊郭淑儿郭绪欣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曼翔医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