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薄润滑介质的超大口径耐蚀铜合金弯头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85692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7 17: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超薄润滑介质的超大口径耐蚀铜合金弯头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下料:将管材切割至规定尺寸,形成管坯;步骤二、管坯覆膜:将润滑介质包覆在管坯的内侧壁和外侧壁形成覆膜管;步骤三、冷推弯成形:得到冷成形弯头;步骤四、热处理:将冷成形弯头放入热处理炉中进行退火处理;并在热处理完成后,随炉冷却后取出弯头毛坯;步骤五、机加工:将弯头毛坯按照图纸中目标弯头的要求加工至所需尺寸;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超薄润滑介质的超大口径耐蚀铜合金弯头制备方法,能够提高弯头制备工艺的效率,提升所制备的弯头的表面质量,实现将弯头成形过程中的推制压力降低20%左右,保障耐蚀铜合金弯头批量化制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材料加工制造,具体而言,涉及基于超薄润滑介质的超大口径耐蚀铜合金弯头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耐蚀铜合金具有优良的抗海生物污损性能和耐海水腐蚀性能,主要用于海洋石油工程平台及各类船舶的海水管路系统。弯头在海水管路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但可以改变管路流向,增加管路柔性,降低管路约束力,并且能对热膨胀起到一定的补偿作用。

2、目前,冷推弯成形是一种重要的塑性成形技术,是指在液压机的作用下,将管坯推进模具型腔中弯曲成形的一种方法,具有模具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成形质量好等优点,适用于弯头的大批量制备。然而,由于管坯料与模具的摩擦系数、模具与芯杆的间隙、弯头推制速度的选取对弯头的成型质量有很重要的影响。如果成形工艺参数选取不当,表面润滑效果不好,制备出的弯头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起皱、表面划伤和壁厚减薄等缺陷。目前铜合金弯头冷推弯成形主要采用二硫化钼+丙酮混合剂作为润滑剂,成本高,涂抹效率低,推制过程压力较大,并且存在严重的环保隐患。故而,研究如何提高铜合金弯头冷推弯成形的安全性的同时,降低制备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3、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超薄润滑介质的超大口径耐蚀铜合金弯头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超薄润滑介质的超大口径耐蚀铜合金弯头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润滑介质为聚乙烯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超薄润滑介质的超大口径耐蚀铜合金弯头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膜的厚度为0.05mm-0.07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超薄润滑介质的超大口径耐蚀铜合金弯头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冷推弯装置包括下模具、上模具、芯棒、冲头,下模具和上模具以能够活动的方式连接,下模具和上模具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超薄润滑介质的超大口径耐蚀铜合金弯头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超薄润滑介质的超大口径耐蚀铜合金弯头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润滑介质为聚乙烯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超薄润滑介质的超大口径耐蚀铜合金弯头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膜的厚度为0.05mm-0.07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超薄润滑介质的超大口径耐蚀铜合金弯头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冷推弯装置包括下模具、上模具、芯棒、冲头,下模具和上模具以能够活动的方式连接,下模具和上模具分别设置有凹槽,下模具和上模具之间凹槽对接形成通孔,芯棒设置在通孔的折弯端,冲头设置在通孔的平直端,覆膜管设置在通孔靠近冲头的平直端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超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苑伟马俊普韩广温亚星郁炎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