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交通结构减振,尤其涉及一种大盾构轨下廊道底部减振设备。
技术介绍
1、轨下廊道作为隧道最基础的组成部分,结构的设计通常采用模筑混凝土仰拱,往往受到列车频繁振动。振动直接从轨下廊道传递至盾构隧道。轨下廊道往往无法提供足够压力分散效果,难以有效减少管片受到的冲击和压力,导致管片出现开裂、破损等病害。这些病害会对铁路运营和乘客的舒适性造成不利影响,严重时甚至危及行车安全。因此,隧道基底结构减振成为了隧道施工过程中备受关注的问题。
2、当下的减振措施中,廊道的改变会增加整体的结构复杂性和成本。同时,对于传统的箱涵构造,由于缺乏有效的接缝处理和纵向连续性,无法阻止振动传播,这大大降低了其减振效果。因此,有必要在不改变廊道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开发一种创新、经济、有效且易于安装的方法,进而解决目前的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盾构轨下廊道减振设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2、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大盾构轨下廊道减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盾构轨下廊道减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盾构轨下廊道减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弹性减振组件中,外阻振环内径D1,内阻振环外径D2,刚性摩擦环中径D3,满足下列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盾构轨下廊道减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弹性减振组件中阻振环与刚性摩擦环紧密相贴,d为相邻两外阻振环或内阻振环间的间距,h为单环高度,β为内外环锥角,相邻接触面宽度l满足下列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盾构轨下廊道减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杆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上支撑板,以限制支撑板在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盾构轨下廊道减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盾构轨下廊道减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弹性减振组件中,外阻振环内径d1,内阻振环外径d2,刚性摩擦环中径d3,满足下列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盾构轨下廊道减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弹性减振组件中阻振环与刚性摩擦环紧密相贴,d为相邻两外阻振环或内阻振环间的间距,h为单环高度,β为内外环锥角,相邻接触面宽度l满足下列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盾构轨下廊道减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杆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上支撑板,以限制支撑板在径向的自由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大盾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