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路器触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85583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7 17:22
本技术涉及一种断路器触头结构,包括基座、设置在所述基座前端的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基座围合成具有中空结构的壳体;所述基座内可旋转地设置动母线;底座前端设置凸起部,凸起部内侧开设第一凹槽;所述断路器触头结构还包括静母线,所述静母线包括第一折弯部、连接在所述第一折弯部下端的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后端卡设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折弯部前端穿过所述底座;所述断路器触头结构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底座后端,并抵住所述第一折弯部的后端。本技术的断路器触头结构,第一折弯部后端与底座表面接近齐平,保证极间距的同时减少了静母线对灭弧室空间的占用,增大了灭弧室体积,提高了灭弧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断路器,尤其涉及一种断路器触头结构


技术介绍

1、断路器用于切断和接通电流,特别是自动切断故障电路。

2、断路器通常包括基座、设置在基座前端的底座,底座与基座围合成具有中空结构的壳体,上端的中空结构为灭弧室。基座内旋转设置动母线,为了加大极间距,底座后端固定l型静母线。l型静母线占用了灭弧室的空间,导致灭弧室体积减少,灭弧效果变差。

3、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断路器触头结构。

2、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断路器触头结构,所述断路器触头结构包括基座、设置在所述基座前端的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基座围合成具有中空结构的壳体;

4、所述基座内可旋转地设置动母线;

5、所述底座前端设置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内侧开设第一凹槽;

6、所述断路器触头结构还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断路器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触头结构包括基座、设置在所述基座前端的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基座围合成具有中空结构的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路器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弯部上设置勾部,所述底座上开设供所述勾部卡入的第二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路器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板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板体前端的框体,所述板体固定在所述底座后端,所述板体前端开设第五凹槽,所述第五凹槽围合所述第一折弯部后端表面,所述底座上开设供所述第一折弯部穿过的通孔,所述框体围合所述第一折弯部外侧表面并穿过所述通孔,使所述第一折弯部位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断路器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触头结构包括基座、设置在所述基座前端的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基座围合成具有中空结构的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路器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弯部上设置勾部,所述底座上开设供所述勾部卡入的第二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路器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板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板体前端的框体,所述板体固定在所述底座后端,所述板体前端开设第五凹槽,所述第五凹槽围合所述第一折弯部后端表面,所述底座上开设供所述第一折弯部穿过的通孔,所述框体围合所述第一折弯部外侧表面并穿过所述通孔,使所述第一折弯部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立强薛耀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凯隆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