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按摩器,特别涉及一种按摩器。
技术介绍
1、按摩器是根据物理学,仿生学,生物电学、中医学以及多年临床实践而研制开发出的新一代保健器材,用若干个独立软触按摩头,可放松肌肉、舒缓神经、促进血液循环、加强细胞新陈代谢、增强皮肤弹性,可缓解疲劳、明显减轻各种慢性疼痛、急性疼痛和肌肉酸痛,放松身体减轻压力,减少皮肤皱纹。
2、目前的按摩器,其按摩头运动轨迹是固定式的,不能对人体各个不同的曲面自动适应,按摩较为生硬,按摩舒适性较差。
3、因此,研发一种按摩器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按摩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按摩器,包括机芯上盖和机芯下盖,机芯上盖和机芯下盖之间设置有两个按摩器驱动组件;按摩器驱动组件包括输出齿轮和传动齿轮,输出齿轮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输出轴,输出轴的一端与机芯上盖内壁转动连接,输出轴的表面还固定套接有偏心轮,偏心轮的表面转动套接有传动连杆,传动连杆连接的一端开设有传动键槽,且传动键槽两端内壁之间连接有销钉,按摩连杆的端部活动套接在销钉表面,且开设有与销钉相匹配的销槽,按摩连杆的一端转动贯穿机芯下盖延伸至外部,且表面套接有第一按摩头。
3、进一步地,按摩连杆与机芯下盖贯穿的位置为圆球状设置,且机芯下盖表面位于按摩连杆的圆球位置设置有套座。
4、进一步地,第一按摩头与按摩连杆的一端之间为活动插接设置,
5、进一步地,输出轴的另一端转动贯穿机芯下盖,且固定连接有按摩盘,按摩盘表面均匀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按摩头。
6、进一步地,传动齿轮的齿牙分为上下两层设置,其中传动齿轮的上层齿牙与输出齿轮相啮合,传动齿轮的下层齿牙为蜗轮齿,且两个传动齿轮的下层齿牙之间啮合连接有同一个蜗杆,蜗杆一端连接有驱动马达。
7、进一步地,机芯上盖和机芯下盖的两端之间形成折页状,且机芯上盖和机芯下盖的两端之间形成的坡度为5-60度设置。
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和优点如下:
9、1、本技术通过采用传动连杆与偏心轮配合,从而使第一按摩头呈不规律的按摩方式,从而达到对人体各个不同的曲面自动适应,按摩较为舒适,按摩性能好的优点。
10、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和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按摩器,包括机芯上盖(1)和机芯下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芯上盖(1)和机芯下盖(2)之间设置有两个按摩器驱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连杆(9)与机芯下盖(2)贯穿的位置为圆球状设置,且机芯下盖(2)表面位于按摩连杆(9)的圆球位置设置有套座(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摩头(10)与按摩连杆(9)的一端之间为活动插接设置,且第一按摩头(10)内部与按摩连杆(9)之间呈限位设置,所述第一按摩头(10)为至少一个按摩头组合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5)的另一端转动贯穿机芯下盖(2),且固定连接有按摩盘(12),所述按摩盘(12)表面均匀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按摩头(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4)的齿牙分为上下两层设置,其中传动齿轮(4)的上层齿牙与输出齿轮(3)相啮合,所述传动齿轮(4)的下层齿牙为蜗轮齿,且两个传动齿轮(4)的下层齿牙之间啮合连接有同一个蜗杆(14),所述蜗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芯上盖(1)和机芯下盖(2)的两端之间形成折页状,且机芯上盖(1)和机芯下盖(2)的两端之间形成的坡度为5-60度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摩器,包括机芯上盖(1)和机芯下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芯上盖(1)和机芯下盖(2)之间设置有两个按摩器驱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连杆(9)与机芯下盖(2)贯穿的位置为圆球状设置,且机芯下盖(2)表面位于按摩连杆(9)的圆球位置设置有套座(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摩头(10)与按摩连杆(9)的一端之间为活动插接设置,且第一按摩头(10)内部与按摩连杆(9)之间呈限位设置,所述第一按摩头(10)为至少一个按摩头组合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康澄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