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防护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84707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7 17:16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防护设备,包括承载柱和收纳防护框,所述承载柱的数量为两个且呈左右对称分布,所述收纳防护框的数量为两个且呈左右对称分布,两个所述收纳防护框位于两个承载柱之间。该建筑施工用安全防护设备,通过设置卡接组件,当需要调节装置的长度时,由工作人员拉动上下两个圆盘带动上下两个卡接杆相背移动与防护板脱离连接,此时再由工作人员搬运两个承载柱相背移动,使处于两个收纳防护框内部的防护板移出,然后再松开圆盘,压缩弹簧复位带动卡接杆与卡接槽连接,进而实现可以调节装置长度的目的,无需依靠多组护栏进行拼接延长,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便于工作人员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防护设备


技术介绍

1、建筑工程专业主要负责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的教学与管理。主要培养掌握工程力学、土力学、测量学、房屋建筑学和结构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是指为人类生活、生产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各类建筑物和工程设施的统称。

2、参考授权号为“cn214145000u”,名称为“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防护装置”该申请虽然解决了“传统的安全防护装置不方便根据实际情况对装置进行固定,在装置方便移动的情况下,不方便对装置进行固定,对工人的施工造成极大的不便;且现有的装置不方便根据实际情况对装置进行高度的调整”,但是其也存在无法调节其长度的缺陷,当需要过长的安全防护装置时只能依靠多组装置进行拼接延长,较为费时费力,而且防护栏与装置之间多为多组螺栓螺母固定连接,在拆卸维护时较为不便,故而提出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防护设备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防护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防护设备,包括承载柱(1)和收纳防护框(3),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柱(1)的数量为两个且呈左右对称分布,所述收纳防护框(3)的数量为两个且呈左右对称分布,两个所述收纳防护框(3)位于两个承载柱(1)之间,两个所述承载柱(1)的相对侧均设置有连接框(2),两个所述收纳防护框(3)的相背侧分别延伸至两个连接框(2)的内部,左侧所述收纳防护框(3)的内壁设置有一端延伸至右侧收纳防护框(3)内部并与其内壁滑动连接的防护板(4),两个所述收纳防护框(3)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与防护板(4)外部卡接的卡接组件(5),两个所述连接框(2)的内顶壁和内底壁之间均设置有分别与两个收纳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防护设备,包括承载柱(1)和收纳防护框(3),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柱(1)的数量为两个且呈左右对称分布,所述收纳防护框(3)的数量为两个且呈左右对称分布,两个所述收纳防护框(3)位于两个承载柱(1)之间,两个所述承载柱(1)的相对侧均设置有连接框(2),两个所述收纳防护框(3)的相背侧分别延伸至两个连接框(2)的内部,左侧所述收纳防护框(3)的内壁设置有一端延伸至右侧收纳防护框(3)内部并与其内壁滑动连接的防护板(4),两个所述收纳防护框(3)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与防护板(4)外部卡接的卡接组件(5),两个所述连接框(2)的内顶壁和内底壁之间均设置有分别与两个收纳防护框(3)外部卡接的固定组件(6),两个所述固定组件(6)的相背侧分别延伸至两个承载柱(1)的相背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丹邬学伟吴梁伟查月灿李顺斗
申请(专利权)人:国轩建设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