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乌镇实验室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神经套管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84589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7 17: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神经套管及其制备方法,其主要特征是具有从近端到远端成分梯度的导管结构,和远末端封闭的结构特征。梯度导管结构由不同比例的胶原与聚己内酯纺丝导管组成,所述胶原与所述聚己内酯的不同质量比为9:1、7:3、5:5、3:7、1:9,所述末端封端部分上述成分质量比为0:1;具体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得到胶原与聚己内酯的纺丝液;2)对所述纺丝液进行气纺丝处理,得到纤维膜;3)对所述纤维膜按照胶原与聚己内酯的比例从高到低排列并在磨具上成型,后进行交联处理;4)对所述套管进行热压固定,对远末端套管处进行热压封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梯度成分及结构设计能有效引导神经末端自发生长受阻,避免形成神经瘤组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神经套管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痛性神经瘤是周围神经损伤或截肢术后常见并发症。临床上的周围神经损伤患者中约有3-5%会出现创伤性神经瘤相关症状,在截肢后的患者中约有60%出现持续性疼痛,其中10%的疼痛与残端神经瘤形成有关。这种疼痛常表现为持续的、敏感的,稍稍碰触,疼痛就变得非常剧烈。患者常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无法安放义肢,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2、近年来,神经套管法治疗创伤性神经瘤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的关注。该方法为采用自体的组织或合成的材料,将神经残端完全套入到神经套管内,然后妥善固定好神经残端和导管,避免神经残端受到外界环境刺激、隔离神经周围组织、防止局部的神经营养因子和炎症因子对神经残端的营养和刺激,以达到预防神经瘤形成的目的。

3、但是现有常见的神经套管法所使用的神经套管,其神经套管本身的组织相容性不够好,难以有效引导神经末端自发生长受阻。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套管,其特征在于,具有从近端到远端成分梯度的导管结构以及远末端封闭的结构特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神经套管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呈梯度设置的导管结构由不同比例的胶原与聚己内酯气流纺丝导管组成;所述胶原与所述聚己内酯的不同质量比为9:1、7:3、5:5、3:7、1:9;所述末端封端部分所述胶原与所述聚己内酯的质量比为0: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神经套管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神经套管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包括N-(3-二甲氨基丙基)-N'-乙基碳二亚胺和N-羟基琥珀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套管,其特征在于,具有从近端到远端成分梯度的导管结构以及远末端封闭的结构特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神经套管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呈梯度设置的导管结构由不同比例的胶原与聚己内酯气流纺丝导管组成;所述胶原与所述聚己内酯的不同质量比为9:1、7:3、5:5、3:7、1:9;所述末端封端部分所述胶原与所述聚己内酯的质量比为0: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神经套管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峥沈丹王硕王秀梅
申请(专利权)人:乌镇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