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核酸药物递送系统及其制备和应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83711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7 17: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药物递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酸药物递送系统及其制备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核酸药物递送系统,包括脂质纳米凝胶和金属离子,所述脂质纳米凝胶包括纳米凝胶和磷脂层,所述磷脂层包裹于所述纳米凝胶的外表面,所述核酸药物和金属离子置于所述纳米凝胶中。该核酸药物递送系统可通过cGAS‑STING通路和RIG‑I/MDA5通路的生物学协同效应提高核酸药物的治疗效果,同时降低核酸药物系统给药时产生的毒性,且制备工艺简便,易于工业生产放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递送,具体涉及一种核酸药物递送系统及其制备和应用


技术介绍

1、癌症是目前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针对难以直接通过手术摘除治愈的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相比于放疗、化疗等一线疗法更加安全的治疗手段。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发挥作用的原理是通过抗体阻断引起细胞毒t细胞耗竭的pd-1/pd-l1/ctla4等免疫检查点信号通路,从而使细胞毒t细胞持续被激活进而发挥有效的肿瘤杀灭作用。然而临床上由于多数患者体内的肿瘤浸润t细胞不足以及肿瘤免疫微环境的抑制作用使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激活t细胞的作用有限,因此在患者中的响应率较低。因而提高肿瘤微环境中的t细胞应答水平对于改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疗效至关重要。

2、树突状细胞(dc细胞)是一类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通过激活dc细胞中的i型干扰素信号通路能够直接有效地刺激t细胞活化并使其发挥抗肿瘤免疫的作用。研究表明,人工合成的双链rna类似物poly ic(polyinosinic-polycytidylic acid,聚肌苷酸胞苷酸)是一种有效的i型干扰素诱导化合物,其作用机理大致如下:一方面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酸药物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酸药物递送系统包括脂质纳米凝胶和金属离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酸药物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酸药物包括DNA或RN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酸药物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凝胶由聚多糖制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酸药物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磷脂层包括选自中性磷脂、负电磷脂、正电磷脂或可电离磷脂中的至少之一;

5.一种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核酸药物递送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进一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酸药物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酸药物递送系统包括脂质纳米凝胶和金属离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酸药物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酸药物包括dna或rn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酸药物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凝胶由聚多糖制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酸药物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磷脂层包括选自中性磷脂、负电磷脂、正电磷脂或可电离磷脂中的至少之一;

5.一种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核酸药物递送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进一步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进一步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金属离子溶液包括选自可溶性锰离子溶液、可溶性锌离子溶液、可溶性钴离子溶液、可溶性镍离子溶液、可溶性铁离子溶液、可溶性亚铁离子溶液、可溶性镁离子溶液、可溶性铜离子溶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蒯锐李昕艳李君耀俞锦超杨秀秀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