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后部侧端结构、车身总成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83697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7 17:10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身后部侧端结构、车身总成及车辆,该车身后部侧端结构包括:C柱上边梁,沿第一方向延伸;后减震器加强板,沿第一方向延伸,且与C柱上边梁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C柱内加强板,在第二方向上分别连接于C柱上边梁和后减震器加强板;以及C柱外加强板,设于C柱内加强板的外侧,且在第二方向上分别连接于C柱上边梁和后减震器加强板。通过构建由C柱内加强板和C柱外加强板共同形成的第一垂向路径在第二方向上连接,形成的第一垂向路径与上部的C柱上边梁和下部的后减震器加强板近似等截面过渡,共同构建成整体性更强的侧向结构,提高侧向结构自身的刚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车身框架结构,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身后部侧端结构、车身总成及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车型的快速普及,相比前驱动力的传统燃油车型,以后驱或者四驱为主流的纯电动车型对后部侧端框架提出了更高的动静刚度、安全强度要求。因此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构建完整且高效的后部侧端结构,是各厂家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2、相关技术中,常规车型的方案是通过c柱下内板-前、c柱下内板-后构成腔体,向上延伸到卷收器下板,与衣帽架前横梁相对接。该型式y向支撑高度较低,难以有效支撑上部上边梁的结构,并且z向高度受卷收器安装限制,无法调节,因此,车身框架结构的侧向结构的上、下部过渡较弱,自身刚、强度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身后部侧端结构、车身总成及车辆,该车身后部侧端结构用以至少部分解决相关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身后部侧端结构,包括:

3、c柱上边梁,沿第一方向延伸;

4、后减震器加强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与所述c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身后部侧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侧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后部侧端结构还包括衣帽架横梁(150)和横梁加强板(1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后部侧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C柱外加强板(140)包括C柱上外加强板(141)和C柱下外加强板(142),所述C柱上外加强板(141)和所述C柱下外加强板(142)在第二方向上分别连接于C柱上边梁(110)和所述后减震器加强板(1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后部侧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C柱上外加强板(141)和所述C柱下外加强板(142)在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后部侧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侧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后部侧端结构还包括衣帽架横梁(150)和横梁加强板(1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后部侧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c柱外加强板(140)包括c柱上外加强板(141)和c柱下外加强板(142),所述c柱上外加强板(141)和所述c柱下外加强板(142)在第二方向上分别连接于c柱上边梁(110)和所述后减震器加强板(1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后部侧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c柱上外加强板(141)和所述c柱下外加强板(142)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互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后部侧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后部侧端结构还包括第一连接件(160),所述第一连接件(160)在第一方向上分别连接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先勇
申请(专利权)人: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