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域生态修复,具体为一种负载微生物的共生植能水生态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1、水域生态修复技术,根据生态学原理,采用有关技术手段对受损、退化或被破坏的水域生态系统进行的部分或全部恢复过程,即生态整合性的恢复和管理过程。
2、在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16620495a的一种节能式负载微生物的共生植能水生态修复装置中,该专利技术涉及水生态修复
,具体为一种节能式负载微生物的共生植能水生态修复装置,包括修复船体,所述修复船体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所述修复船体的内部设置有药箱,所述修复船体的左右两侧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两端表面设置有主动船桨,且主动船桨皆安装在修复船体的左右两侧,该专利技术通过第一转动齿轮带动第二转动齿轮进行转动,从而第二转动齿轮会带动运动齿条板向左侧进行运动,从而能够带动底板向处理箱的左侧凹槽内部滑出,并且在滑出的过程中通过挡环将底板表面的漂浮物进行清扫,从而能够将打捞的漂浮物进行整体的处理,解决了以往进行水生态修复过程中没有对漂浮物处理的问题。
3、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载微生物的共生植能水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载微生物的共生植能水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筒(14)还设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载微生物的共生植能水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装置壳体(1)还设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载微生物的共生植能水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产生盒(9)还设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载微生物的共生植能水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产生盒(9)还设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载微生物的共生植能水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载微生物的共生植能水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筒(14)还设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载微生物的共生植能水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装置壳体(1)还设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载微生物的共生植能水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产生盒(9)还设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载微生物的共生植能水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产生盒(9)还设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载微生物的共生植能水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形板(25)沿水车辊轴(24)的表面等距均匀分布,且螺形板(25)为圆弧形结构,并且水车辊轴(24)沿微生物产生盒(9)的内部等距均匀分布,同时水车辊轴(24)与进水槽(26)相互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负载微生物的共生植能水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筒(4)与活动顶板(2)固定连接,且投料筒(4)的内径等于衔接筒(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杰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清涟环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