缆式移动机器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82600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4 21:0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缆式移动机器人系统,包括缆绳组件、行走组件、升降组件和机械臂组件;所述缆绳组件包括两根悬空且相互平行的缆绳;所述行走组件包括行走支架,所述行走支架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缆绳配合的轮系组件,所述行走支架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轮系组件沿着所述缆绳移动的行走驱动组件;所述机械臂组件包括机械臂和用于控制所述机械臂姿态的姿态控制机构,所述机械臂安装在所述姿态控制机构的下方;所述升降组件位于所述姿态控制机构与所述行走支架之间并用于控制所述机械臂的升降高度。本技术的缆式移动机器人系统,能够在不破坏地面或地面物的基础上进行大范围移动、长时间驻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器人,具体的为一种缆式移动机器人系统


技术介绍

1、目前,机器人有轮式、足式、履带式、鳍式、翼式等形式,常用于平地、山地、天空、水域等环境。现有的轮式、足式、履带式、鳍式机器人在行进或作业时必须着地或着水,依托地面或水面,并与地面或水面环境产生相互作用,在松软地面、泥沼或有需保护的地面或农作物时,难以避免地产生破坏;翼式飞行机器人则所耗能量较大,不能长时间驻停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缆式移动机器人系统,能够在不破坏地面或地面物的基础上进行大范围移动、长时间驻停。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缆式移动机器人系统,包括缆绳组件、行走组件、升降组件和机械臂组件;

4、所述缆绳组件包括两根悬空且相互平行的缆绳;

5、所述行走组件包括行走支架,所述行走支架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缆绳配合的轮系组件,所述行走支架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轮系组件沿着所述缆绳移动的行走驱动组件;

6、所述机械臂组件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缆式移动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缆绳组件、行走组件、升降组件和机械臂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式移动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缆绳组件还包括位于两端用于支撑所述缆绳的至少两个缆绳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式移动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系组件包括第一滚轮和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滚轮两侧下方的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滚轮之间设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滚轮的转轴以及对应的所述第二滚轮的转轴之间转动配合;两个所述第二滚轮之间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滚轮的转轴之间转动配合,且所述伸缩杆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缆式移动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缆绳组件、行走组件、升降组件和机械臂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式移动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缆绳组件还包括位于两端用于支撑所述缆绳的至少两个缆绳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式移动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系组件包括第一滚轮和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滚轮两侧下方的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滚轮之间设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滚轮的转轴以及对应的所述第二滚轮的转轴之间转动配合;两个所述第二滚轮之间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滚轮的转轴之间转动配合,且所述伸缩杆上设有用于驱动其伸长的压缩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缆式移动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轮位于对应所述缆绳的上方,所述第二滚轮位于对应所述缆绳的下方,且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均与对应的所述缆绳之间滚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缆式移动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系组件设为两组,两组所述轮系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行走支架的前后两端;属于同一组所述轮系组件的两个所述第一滚轮的第一转轴同轴并设为一体;所述行走驱动组件包括行走电机;所述行走电机与其中一根所述第一转轴之间传动连接;所述行走电机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转轴之间设有蜗轮蜗杆传动机构,所述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包括与所述行走电机传动连接的蜗杆和与所述第一转轴同步转动的蜗轮,所述蜗杆和蜗轮之间相互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式移动机器人系统,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宦红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里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