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取向硅钢,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极薄宽幅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的轧制方法及生产的无取向硅钢。
技术介绍
1、电工钢是一种硅铁合金,是电力和电子不可缺少的重要软磁材料,可用于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磁悬浮列车)、超薄系列(无人机、高速电机)、高端家电(空压、冰压)、工业电机等领域。无取向硅钢是电工钢的一种,无取向硅钢的硅含量越高,其电磁性能越好,但是其塑性显著下降,脆性增加,轧制加工性能显著下降。
2、目前,为了克服高磁感无取向硅钢脆性高导致的易断带问题,冷轧大多是采用可逆轧机进行冷轧。目前无取向硅钢带材正逐步向高端市场迈进,而极薄高牌号无取向硅钢是一种技术含量高、工艺复杂的无取向硅钢高端品种。极薄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在尺寸公差、板形、表面等产品特性方面要求严格。极薄超宽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宽度≥600mm、厚度≤0.2mm)通过冷变形强化的冷轧特性生产,轧制过程中,对轧制辊系配置工艺要求精细化,道次变形量每增减1um,在轧制过程中对板形控制和表面控制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或波动,轧制力会出现明显的上升,1um的压下接近2
...【技术保护点】
1.极薄宽幅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的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薄宽幅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的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道次压下率为32%~40%;所述步骤S4中,道次压下率为18%~3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薄宽幅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的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五个道次轧制速度为150~800m/min;所述步骤S4中,前三道次轧制速度为80~450m/min,其余道次轧制速度为80~300m/min。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极薄宽幅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的轧制方法,其特征
...【技术特征摘要】
1.极薄宽幅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的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薄宽幅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的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道次压下率为32%~40%;所述步骤s4中,道次压下率为18%~3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薄宽幅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的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五个道次轧制速度为150~800m/min;所述步骤s4中,前三道次轧制速度为80~450m/min,其余道次轧制速度为80~300m/min。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极薄宽幅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的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轧机进行轧制,轧机包括工作辊,所述步骤s2中,前四道次的工作辊粗糙度为1.2~1.8um,五道次的工作辊粗糙度为0.3~0.4u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薄宽幅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的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前三道次的工作辊粗糙度为1.2~1.8um,其余道次的工作辊粗糙度为0.3~0.4um。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极薄宽幅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的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一道次的压下厚度为1.47~1.49mm,前张力为240~270kn,后张力为30~50kn;二道次的压下厚度为0.95~0.98mm,前张力为220~250kn,后张力为90~110kn;三道次的压下厚度为0.64~0.67mm,前张力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靖远,胡斌,欧阳帆,彭向荣,任玉琴,罗志强,付兵,李轩,李玉,李博文,吴文浩,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新钢南方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