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变电站地下室外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82049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4 2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装配式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变电站地下室外墙结构,其包括预制墙体、连接件和基座。预制墙体包括带肋墙体和连接墙体,带肋墙体和连接墙体沿第一水平方向依次交替连接,沿第二水平方向,带肋墙体的宽度大于连接墙体的宽度,通过增加带肋墙体的自身厚度,能够提高局部结构的承载能力,而通过减少连接墙体的自身厚度,能够减少混凝土的使用量,确保装配式变电站地下室外墙结构的整体性。连接件设置于预制墙体中,以进一步提高整体结构的自身强度,提高其承载能力。基座沿竖直方向设置于预制墙体的底端,并连接于连接件,以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固性。同时,通过预制墙体的工厂预制,减少了现场湿作业量,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变电站地下室外墙结构


技术介绍

1、地下室是建筑物中处于室外地面以下的房间,在房屋底层以下建造地下室,可以提高建筑用地效率。

2、与地上剪力墙相比,变电站地下室外墙需要承受较大的土压力,且主要受力筋的截面位置与地上剪力墙不同,因而地下室外墙往往需要增加混凝土用量,以保证外墙墙体的厚度能够满足自身强度和承载力的需求,这不仅增加了混凝土的用量,而且延长了工期,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变电站地下室外墙结构,能够在保证自身结构强度和稳固性的同时,减少混凝土用量,提高施工效率。

2、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装配式变电站地下室外墙结构,其包括:

4、预制墙体,包括带肋墙体和连接墙体,所述带肋墙体和所述连接墙体沿第一水平方向依次交替连接,沿第二水平方向,所述带肋墙体的宽度大于所述连接墙体的宽度,所述第一水平方向与所述第二水平方向呈夹角设置;

5、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装配式变电站地下室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变电站地下室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肋墙体(11)和所述连接墙体(12)均设有多个,每相邻两个所述带肋墙体(11)通过一个所述连接墙体(12)相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变电站地下室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肋墙体(11)连接于所述连接墙体(12)的两端的宽度沿朝向互相背离的方向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变电站地下室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包括竖向筋(21)、箍筋(22)和水平筋(23),所述竖向筋(21)沿竖直方向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1.装配式变电站地下室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变电站地下室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肋墙体(11)和所述连接墙体(12)均设有多个,每相邻两个所述带肋墙体(11)通过一个所述连接墙体(12)相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变电站地下室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肋墙体(11)连接于所述连接墙体(12)的两端的宽度沿朝向互相背离的方向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变电站地下室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包括竖向筋(21)、箍筋(22)和水平筋(23),所述竖向筋(21)沿竖直方向延伸,并设置于所述带肋墙体(11)的内部,所述箍筋(22)设置于所述竖向筋(21)上,所述水平筋(23)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延伸,并设置于所述带肋墙体(11)和所述连接墙体(12)的内部,所述水平筋(23)连接于所述箍筋(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变电站地下室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带肋墙体(11)中,所述竖向筋(21)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竖向筋(21)围设形成长方体,所述箍筋(22)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箍筋(22)沿竖直方向间隔套设于多个所述竖向筋(21)外以形成钢筋笼;所述水平筋(23)并排穿设于多个所述钢筋笼中,并设置于所述箍筋(22)的上方,所述水平筋(23)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水平筋(23)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变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亚飞沈泉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