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性高的梭织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819721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4 20:58
本技术涉及梭织面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耐磨性高的梭织面料,包括耐磨抗拉部,耐磨抗拉部由耐磨层和抗拉层相互缝合制成,耐磨层由腈纶材质编织而成,抗拉层缝制在耐磨层内侧,耐磨抗拉部的一侧缝制有吸水透气部,吸水透气部由吸水层、排汗层和透气层缝合制成,吸水层由棉质材料编织而成,吸水透气部的内侧缝制有亲肤部,亲肤部由抗菌层和亲肤层相互缝合制成,此面料分为耐磨抗拉部、吸水透气部和亲肤部缝制而成,通过耐磨抗拉部能够为面料提供高耐磨和高抗拉的特性,同时通过吸水透气部能够在温度较高时,更好地保持穿戴者皮肤的干爽与舒适,再通过亲肤部能够提高穿戴者的皮肤触感,进而增强本面料的穿戴效果,保证穿戴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梭织面料,特别是涉及一种耐磨性高的梭织面料


技术介绍

1、在服装大世界里,服装的面料五花八门,从总体上来讲,优质、高档的面料,大都具有穿著舒适、吸汗透气、悬垂挺括、视觉高贵、触觉柔美等特点,服装以面料制作而成,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而梭织面料是织机以投梭的形式,将纱线通过经、纬向的交错而组成的面料,其组织一般有平纹、斜纹和缎纹三大类以及它们的变化,这种面料因织法经纬交错而牢固、挺括、不易变形,从组成成份来分类,梭织面料包括棉织物、丝织物、毛织物、麻织物、化纤织物及它们的混纺和交织织物等。

2、梭织面料在制作服装后会具备一定的弹性,然而现有的服装常为单层混编制成,而外层常与外界环境接触,且在穿戴者穿戴时间过长时,此时穿戴者身体会排出汗水,针对以上问题,因此急需一种耐磨性高的梭织面料。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耐磨性高的梭织面料,能够增加面料外层的耐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磨性高的梭织面料,包括耐磨抗拉部(1),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抗拉部(1)由耐磨层(101)和抗拉层(102)相互缝合制成,所述耐磨抗拉部(1)的一侧缝制有吸水透气部(2),所述吸水透气部(2)由吸水层(201)、排汗层(202)和透气层(203)缝合制成,所述吸水透气部(2)的内侧缝制有亲肤部(3),所述亲肤部(3)由抗菌层(301)和亲肤层(302)相互缝合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性高的梭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101)由腈纶材质编织而成,所述抗拉层(102)缝制在所述耐磨层(101)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磨性高的梭织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性高的梭织面料,包括耐磨抗拉部(1),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抗拉部(1)由耐磨层(101)和抗拉层(102)相互缝合制成,所述耐磨抗拉部(1)的一侧缝制有吸水透气部(2),所述吸水透气部(2)由吸水层(201)、排汗层(202)和透气层(203)缝合制成,所述吸水透气部(2)的内侧缝制有亲肤部(3),所述亲肤部(3)由抗菌层(301)和亲肤层(302)相互缝合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性高的梭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101)由腈纶材质编织而成,所述抗拉层(102)缝制在所述耐磨层(101)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磨性高的梭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拉层(102)由棉质材质和弹性纤维相互编织而成,所述吸水透气部(2)内的吸水层(201)缝制在所述抗拉层(102)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有钧唐助衡范明胜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市维盛织造漂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