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框架结构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81542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4 20:5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框架结构建筑,属于框架结构建筑技术领域,一种框架结构建筑,包括立柱模板,立柱模板的外端开凿有多个连接通口,立柱模板的外侧设有一对横梁模板,且横梁模板通过连接通口与立柱模板相连接,立柱模板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多个衔接通框,且衔接通框上安装有夹持支撑机构,本技术可以实现在横梁模板通过连接通口与立柱模板相连接后,借助夹持支撑机构能够对横梁模板进行夹持固定,实现在浇筑混凝土时,对横梁模板进行夹持支撑,加固横梁模板与立柱模板之间的连接,保证横梁模板与立柱模板之间连接点的稳定性,不易受到混凝土浇筑冲击影响,从而保证框架结构建筑的浇筑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框架结构建筑,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框架结构建筑。


技术介绍

1、框架结构建筑是近20年来随着建筑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出的一种全新的建筑类型,其通过钢与混凝土两种材料组合成整体,共同受力、协调变形,从而发挥钢材和混凝土的材料特性,使得框架结构建筑具有承载力高、建造周期短等突出的优点。框架结构建筑主要包括框架部分、墙体部分和楼板部分,框架部分通过由立柱和主梁构成,立柱对主梁进行支撑,而主梁对楼板部分进行支撑,通过设置楼板部分实现建筑物的分层。

2、目前,在框架结构建筑中,梁和柱的钢筋架构在搭建好后,还需要安装上相应的预制模板,以便于后续的混凝土浇筑,而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梁柱预制模板一般会进行钢筋捆扎紧固,并设置相应数量的竹竿进行支撑,支撑设计较为简单,不够牢固稳定,在混凝土浇筑冲击影响过大时,柱与梁柱之间的连接点承受力度过大时,仍然会发生不稳定现象,影响浇筑质量,从而影响到框架结构建筑的建造质量,因此迫切需要改进框架结构建筑的技术,来完善此设备。

3、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框架结构建筑。


技术实现思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框架结构建筑,包括立柱模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模板(1)的外端开凿有多个连接通口(2),所述立柱模板(1)的外侧设有一对横梁模板(3),且横梁模板(3)通过连接通口(2)与立柱模板(1)相连接,所述立柱模板(1)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多个衔接通框(4),且衔接通框(4)上安装有夹持支撑机构(5),所述立柱模板(1)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一对固定板(6),且一对固定板(6)之间安装有活动支撑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架结构建筑,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夹持支撑机构(5)均包括转动连接在衔接通框(4)上的双向螺纹杆(501),所述双向螺纹杆(501)外端上设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框架结构建筑,包括立柱模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模板(1)的外端开凿有多个连接通口(2),所述立柱模板(1)的外侧设有一对横梁模板(3),且横梁模板(3)通过连接通口(2)与立柱模板(1)相连接,所述立柱模板(1)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多个衔接通框(4),且衔接通框(4)上安装有夹持支撑机构(5),所述立柱模板(1)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一对固定板(6),且一对固定板(6)之间安装有活动支撑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架结构建筑,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夹持支撑机构(5)均包括转动连接在衔接通框(4)上的双向螺纹杆(501),所述双向螺纹杆(501)外端上设有一对螺纹,且一对螺纹的方向相反,所述双向螺纹杆(501)的外端螺纹连接有一对螺纹移动块(502),且螺纹移动块(502)的外端与衔接通框(4)的内壁相接触,一对所述螺纹移动块(502)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直板(503),且一对直板(503)相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洋苏秀萍侯治宇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