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升降后侧窗的汽车C柱结构及C柱总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81080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4 2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配件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可升降后侧窗的汽车C柱结构及C柱总成结构,可升降后侧窗的汽车C柱结构,包括:C柱内板;C柱装饰件,设有第一卡凸,C柱装饰件与C柱内板之间形成有安装口;滑槽板,设置在安装口内,包括与内延板以及横延板,内延板的外端部与C柱内板的外端部连接;呢槽卡件,呢槽卡件包括一体设置的板槽块和窗槽块,窗槽块包括槽口朝外的升降窗槽,呢槽卡件还包括均伸入窗槽块的槽口内的第一密封唇边、第二密封唇边以及第三密封唇边,窗槽块的外壁设有第一卡勾,第一卡勾限制呢槽卡件脱出安装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可升降后侧窗的汽车C柱结构通很好地保证了玻璃升降时的密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配件,特别涉及可升降后侧窗的汽车c柱结构及c柱总成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和国外先进技术的不断引入,消费者对汽车的舒适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传统三排座椅布置的车辆中,后侧窗玻璃通常都是固定的,第三排乘客乘坐无法实现开窗透气,比较压抑,舒适性有限。

2、一辆汽车的密封防水性能对于驾乘体验和车辆质量有重要影响,而一辆优秀的汽车不仅需要具备高质量的车身强度和动力性能,还需要具备出色的防水能力,车身如果防水性能不好,水会沿着车身间隙进入车身内部,轻则影响驾乘体验,重则水分滞留,持续并多次进水以后,车身容易出现钣金腐蚀现象,或影响动力系统和电气系统,构成安全风险。

3、传统车辆的后侧窗玻璃与车身钣金通常是通过pu胶粘接固定,以将车内与车外隔离开,保证车外的雨水不会进入到车内,但粘胶固定的方式无法实现玻璃升降。此外,除了需要防止车外的雨水进入车内之外,还需要防止车外雨水、泥沙等就进入到侧围腔体(也即上述的车身钣金)内部导致生锈或异响等的问题。因此还需要增加密封结构,避免钣金生锈问题。

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升降后侧窗的汽车C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后侧窗的汽车C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唇边(704)和第二密封唇边(703)设在所述窗槽块(708)的两侧壁上,所述第一密封唇边(704)和第二密封唇边(703)均朝向所述窗槽块(708)的内侧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升降后侧窗的汽车C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唇边(704)邻近所述C柱装饰件(3)的所在一侧,所述第一密封唇边(704)远离所述横延板(62)的一侧还设有朝向所述升降窗槽内侧伸出的内侧密封条(70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升降...

【技术特征摘要】

1.可升降后侧窗的汽车c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后侧窗的汽车c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唇边(704)和第二密封唇边(703)设在所述窗槽块(708)的两侧壁上,所述第一密封唇边(704)和第二密封唇边(703)均朝向所述窗槽块(708)的内侧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升降后侧窗的汽车c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唇边(704)邻近所述c柱装饰件(3)的所在一侧,所述第一密封唇边(704)远离所述横延板(62)的一侧还设有朝向所述升降窗槽内侧伸出的内侧密封条(70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升降后侧窗的汽车c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密封条(709)上还设有背向所述第一密封唇边(704)伸出的外侧密封条(705),所述外侧密封条(705)与所述c柱装饰件(3)的外端部抵接,所述外侧密封条(705)用于封闭所述c柱装饰件(3)与所述窗槽块(708)之间的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升降后侧窗的汽车c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密封唇边(702)设在所述板槽块(70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后侧窗的汽车c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延板(61)上设有第二卡凸(601),所述窗槽块(708)邻近所述内延板(61)的一侧设有第二卡勾(706),所述第二卡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霞赵丰良黄圣科汪晓菊罗庆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