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铜杆制备,具体涉及一种微合金化低氧铜杆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
2、铜杆是生产电线电缆、漆包线、电子线等铜线材的必需坯料,而铜线杆是电子、电气及通讯等工业的重要基础材料之一,因铜及铜合金材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及加工塑性,而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子、电气、通讯等领域。随着世界电子电信高速稳定的发展,电线电缆、漆包线及电子线等行业对铜线材的需求也高速的增长,因而带动其上游产品铜线杆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其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3、低氧铜杆因具有纯度高、氧含量低、杂质少而备受市场青睐,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现有低氧铜杆的生产主要采用连铸连轧工艺,原料铜经过熔化、氧化、还原、出铜后,进入连铸连轧设备进行浇铸得到铜杆,而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低氧铜杆普遍存在导电性差、抗拉强度低、容易断头的问题,给实际生产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微合金化低氧铜杆的制备方法,采用投料、熔炼、微合金化、连铸连轧、出料的工艺路线制备了综合性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合金化低氧铜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合金化低氧铜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回收的废杂铜来源于废旧家电、废旧电机回收的废杂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合金化低氧铜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酸洗采用混合酸液进行酸洗,其中,混合酸液按照质量百分比的组成为:50%的磷酸40%、4%的硝酸3%、20%的乙酸57%,碱洗采用碳酸钠溶液进行碱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合金化低氧铜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熔化成铜液的温度为11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合金化低氧铜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合金化低氧铜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回收的废杂铜来源于废旧家电、废旧电机回收的废杂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合金化低氧铜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酸洗采用混合酸液进行酸洗,其中,混合酸液按照质量百分比的组成为:50%的磷酸40%、4%的硝酸3%、20%的乙酸57%,碱洗采用碳酸钠溶液进行碱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合金化低氧铜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熔化成铜液的温度为1100℃~1200℃,时间为1~3h;覆盖的石墨鳞片的厚度为100~150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伟,储著奇,魏坤霞,安旭龙,汪丹丹,刘祥奎,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