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煤粉掺氨的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803713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4 2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煤粉掺氨的燃烧器,用于燃烧器技术领域,包括:风粉混合套管、第一助燃气体套管和可燃气体输出管。风粉混合套管的出风端口设有多个波峰节段,所述波峰节段沿所述风粉混合套管的径向由内向外凸出,多个波峰节段环绕所述风粉混合套管的周向首尾依次连接,相邻两个波峰节段之间形成用于隔离火焰的波谷;第一助燃气体套管套设在所述风粉混合套管外,并与所述风粉混合套管之间形成第一助燃气体通道;可燃气体输出管的出口设于所述第一助燃气体通道。其适用于煤粉掺氨燃烧,以氨气为主要燃料,并降低了氮氧化物的生成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烧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煤粉掺氨的燃烧器


技术介绍

1、燃烧器广泛应用于高温制造业中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成热能。在高温制造业领域,亟需开发针对低碳及零碳燃料的高效稳定燃烧技术。

2、其中火力发电作为电力来源的主体,在燃烧煤炭等化石燃料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为降低其碳排放量,最为有效的方式便是掺烧,目前,可选的零碳燃料只有氢气和氨气。但是就理化特性而言,氨气更容易液化,因此相比于氢气更便于储存和运输;此外由于氨气具有气味,容易察觉,且易溶于水、易在空气中扩散,因而其安全性更有保证,从而更有利于其大规模的使用;而氢气储运困难,导致氢气较难大规模地用作工业燃料。氨气燃料经济性明显优于氢气燃料,但氨气不容易点火,不容易燃烧,高温燃烧时又会产生燃料型氮氧化物(nox),同时大比例掺烧时,也会影响火电机组的稳定性和灵活性。针对煤粉掺氨燃烧过程中nox排放的问题以及其燃烧稳定性的问题,许多研究都致力于开发新的结构、优化控制技术,以降低nox的生成和排放,同时达到稳燃目的。通过应用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氨气燃烧过程中nox的排放,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煤粉掺氨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粉混合套管的各波谷处均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沿所述风粉混合套管的出风方向延伸,所述导流板连接于所述风粉混合套管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峰节段上远离进风方向的端部连接有挡风片,所述挡风片环绕所述波峰节段的弧线延伸,并位于所述第一助燃气体通道的出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助燃气体通道内设有一次风旋流叶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相邻两片所述挡风片之间间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煤粉掺氨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粉混合套管的各波谷处均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沿所述风粉混合套管的出风方向延伸,所述导流板连接于所述风粉混合套管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峰节段上远离进风方向的端部连接有挡风片,所述挡风片环绕所述波峰节段的弧线延伸,并位于所述第一助燃气体通道的出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助燃气体通道内设有一次风旋流叶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相邻两片所述挡风片之间间隔地设置以形成漏风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还包括第二助燃气体套管,所述第二助燃气体套管套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衍飞于洲杜建国朱旭仁周航王宇程一兵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仙湖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