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把手组件、车门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80347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4 20:48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门把手组件、车门和车辆,涉及车辆技术领域。车门把手组件包括把手、底座和驱动装置,底座用于覆盖车门外板上的把手孔以隐藏把手。驱动装置通过转轴和底座转动连接,驱动装置包括壳体和第一驱动件,壳体用于和车门外板固定连接,第一驱动件位于壳体内并与转轴连接,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转轴沿第一转动方向转动,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底座转动以覆盖把手孔。本申请通过使车门把手组件、车门和车辆满足上述结构,车门把手组件能够通过驱动装置转动底座至覆盖把手孔,使得乘客使用把手时,无需用电控制底座露出把手,避免了断电时无法使用把手,并且无需再对底座进行复位操作,有利于提升乘客的便利性和体验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车辆,具体涉及一种车门把手组件、车门和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汽车制造工艺提升和新能源车型兴起,很多车型在外形上寻求改变,其中隐藏式的车门把手组件逐步成为风向标。隐藏式车门把手组件最明显的优点是在外形上更高端,而在性能上可以减小车辆的风阻。车门把手组件通常包括底座、容置腔体和把手,容置腔体用于连接至门体,把手设置于容置腔体,容置腔体具有开口,底座覆盖在容置腔体的开口上以隐藏把手。当打开车门时,通过电控制底座向背离把手的一侧转动,使得把手露出,再通过把手打开车门。但是这样的车门把手组件一旦断电便会极大地影响使用,在一些事故发生时甚至影响救援人员快速施救,从而造成事故升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门把手组件、车门和车辆,解决了车门把手组件断电时无法使用的问题。

2、为实现本申请的目的,本申请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门把手组件,包括:把手;底座,用于覆盖车门外板上的把手孔以隐藏所述把手;驱动装置,通过转轴和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门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把手组件还包括声波发生器,所述声波发生器用于发出声波和/或发生震动,所述声波发生器和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或者,所述声波发生器和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门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把手组件还包括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分别与所述底座和所述壳体连接,所述限位装置用于限制所述底座沿所述第一转动方向转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门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底座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门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把手组件还包括声波发生器,所述声波发生器用于发出声波和/或发生震动,所述声波发生器和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或者,所述声波发生器和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门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把手组件还包括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分别与所述底座和所述壳体连接,所述限位装置用于限制所述底座沿所述第一转动方向转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门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底座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件和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一传动件具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二传动件具有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和所述第一限位结构相配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门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件具有通孔,所述通孔的贯穿方向平行于所述转轴的轴向,所述第一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通孔的侧壁上,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容置在所述通孔的侧壁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门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为棘爪槽,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为棘爪,所述棘爪和所述棘爪槽相配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门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槽的数量为至少六个,所述至少六个棘爪槽环绕所述通孔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门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槽的数量为六个。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门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和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二传动件转动,以使所述第二限位结构解除对所述第一限位结构的限位。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门把手组件,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景盛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