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咬合桩围护结构附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咬合桩围护结构的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1、咬合桩围护结构是指桩与桩之间相互咬合排列而形成的围护结构,咬合桩在土木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常用于深基坑工程中。
2、但咬合桩围护结构的施工工艺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在咬合桩与箱型钢腰梁连接的过程中没有在咬合桩咬合处给予一个有效的支撑力,这就会导致咬合桩桩体受力不均匀。现有的方法是向咬合处现场灌注混凝土,但往往没有办法密实,从而使桩体因受力不均匀而导致开裂。与此同时,再结合咬合桩咬合处本就是咬合桩围护结构较为薄弱的地方,如果不能妥善处理的话,将会导致施工的实际效果达不到预期效果,使施工质量大打折扣,从而影响了桩体的稳定性及支护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了解决咬合桩与箱型钢腰梁咬合处桩体受力不均匀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咬合桩围护结构的加固装置。
2、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咬合桩围护结构的加固装置,包括固定底座、可伸缩支撑杆以及顶桩头,所述固定底座包括呈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咬合桩围护结构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座(1)、可伸缩支撑杆(2)以及顶桩头(3),所述固定底座(1)包括呈L型的主板(101),可拆卸连接于主板(101)的长边一端的侧板(102),所述侧板(102)与主板(101)的短边相对;所述主板(101)的短边以及侧板(10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螺纹杆(103)和第二螺纹杆(104),所述第一螺纹杆(103)和第二螺纹杆(104)分别与主板(101)的短边以及侧板(102)螺纹穿置配合,且第一螺纹杆(103)和第二螺纹杆(104)的内侧一端分别转动设置有第一垫块(105)和第二垫块(106),第一螺纹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咬合桩围护结构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座(1)、可伸缩支撑杆(2)以及顶桩头(3),所述固定底座(1)包括呈l型的主板(101),可拆卸连接于主板(101)的长边一端的侧板(102),所述侧板(102)与主板(101)的短边相对;所述主板(101)的短边以及侧板(10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螺纹杆(103)和第二螺纹杆(104),所述第一螺纹杆(103)和第二螺纹杆(104)分别与主板(101)的短边以及侧板(102)螺纹穿置配合,且第一螺纹杆(103)和第二螺纹杆(104)的内侧一端分别转动设置有第一垫块(105)和第二垫块(106),第一螺纹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保国,韩宗宸,郝旭东,程艺梅,王冰,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