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地热回灌,尤其涉及一种无压可变流量地热回灌系统结构。
技术介绍
1、地热回灌是一种将地热尾水或地表清洁水源利用钻孔回灌到地下热储层中的技术。回灌形成地热水人工补给源,可保持热储层压力,保障和提升地热田的可采资源量;同时还可以减轻大量开采地热田带来的地下水稳下降、热储寿命缩短、地面沉降、地热水产生的污染等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
2、回灌技术自上世纪60年代末开展研究,已有五十余年历史。通常情况下,在地热水回灌过程中,采用的上部装置多为管道加压注水,采用水表计量回灌量,虽然该装置对回灌量的计量较为准确,但存在加压设备能耗大、水表易损坏等缺点。
3、基于上述原因,本设计提出一种无压可变流量地热回灌系统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无压可变流量地热回灌系统结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无压可变流量地热回灌系统结构,包括沉淀池、稳流池、流量控制下挡板、流量控制上挡板、回流槽以及导水槽,所述沉淀池与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压可变流量地热回灌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池、稳流池、流量控制下挡板、流量控制上挡板、回灌槽以及导水槽,所述沉淀池与所述稳流池之间首尾连通,且所述沉淀池的进水口处设置有粗格栅,所述粗格栅的后端设置有细格栅,且所述沉淀池与所述稳流池连通处的两端亦分别设置有所述细格栅,所述稳流池的后端连通流量控制结构,所述流量控制结构包括流量控制下挡板、流量控制上挡板、提升器、进水槽、溢水槽、流速仪、控制器、控制中心,所述流量控制下挡板、所述流量控制上挡板采用可折叠钢板,通过所述提升器控制所述流量控制上挡板高度,使得所述流量控制上挡板的下底面与所述流量控制下挡板的上顶面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压可变流量地热回灌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池、稳流池、流量控制下挡板、流量控制上挡板、回灌槽以及导水槽,所述沉淀池与所述稳流池之间首尾连通,且所述沉淀池的进水口处设置有粗格栅,所述粗格栅的后端设置有细格栅,且所述沉淀池与所述稳流池连通处的两端亦分别设置有所述细格栅,所述稳流池的后端连通流量控制结构,所述流量控制结构包括流量控制下挡板、流量控制上挡板、提升器、进水槽、溢水槽、流速仪、控制器、控制中心,所述流量控制下挡板、所述流量控制上挡板采用可折叠钢板,通过所述提升器控制所述流量控制上挡板高度,使得所述流量控制上挡板的下底面与所述流量控制下挡板的上顶面保持同一水平面,所述提升器包括支架及铰链,同步连接所述流量控制下挡板、所述流量控制上挡板,并通过所述控制器统一控制提升和下降,实时计量高度,所述控制器为电机,实时接收所述控制中心的信号,所述流速仪与所述控制中心采用有线或无线连接,实时发送回灌水流速数据,所述控制中心接收信号后根据回灌量q回计算所需的过水断面f,随后将电信号反馈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信号后提升所述流量控制下挡板、所述流量控制上挡板至合适的高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柄宏,叶海龙,白细民,周国彬,曾梓琪,邹江,程占括,杨青,詹江昊,冯子晋,罗克嵩,田素素,陈进,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大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