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热水回灌,尤其涉及一种地热水自流回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地热水指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或喷出的热水。这种水通常温度较高,高于观测深度的围岩温度。地热水可以分为非饱和态、饱和态和过热态。非饱和态地热水是指温度低于饱和温度的地热水,而饱和态地热水是指在饱和状态下,汽水两相共存的地热水。过热态地热水则是指温度超过饱和点但仍保持液态的地热水。
2、而地热水回灌,是一种可以减轻大量开采地热田带来的热储寿命缩短,地下水位下降,并导致地面沉降等弊端问题,并且控制地热水对地面的化学污染的措施,其是把经过利用的地热水,通过地热回灌井重新注回热储层段,然而目前地热水回灌通常是布置多种泵送设备进行使用,整体能耗高,设备投入成本低,同时外部设备的设置,可能会对地热田的原始地质结构产生扰动影响,因此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地热水自流回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地热水自流回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种地热水自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热水自流回灌装置,包括沉渣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渣池(1)的一侧设有过滤池(2),且过滤池(2)的一侧设有回灌井(3),所述沉渣池(1)与过滤池(2)之间通过第一输送通道(4)连接,所述过滤池(2)与回灌井(3)之间通过第二输送通道(5)连接,所述第二输送通道(5)上安装有分流通道(6),且分流通道(6)和回灌井(3)上均安装有电动阀门组件,所述电动阀门组件具有控制器,所述沉渣池(1)远离第一输送通道(4)的一端安装有进入通道(7),所述进入通道(7)、第一输送通道(4)以及第二输送通道(5)上均安装有手动阀门组件,所述沉渣池(1)内设有沉渣组件,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热水自流回灌装置,包括沉渣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渣池(1)的一侧设有过滤池(2),且过滤池(2)的一侧设有回灌井(3),所述沉渣池(1)与过滤池(2)之间通过第一输送通道(4)连接,所述过滤池(2)与回灌井(3)之间通过第二输送通道(5)连接,所述第二输送通道(5)上安装有分流通道(6),且分流通道(6)和回灌井(3)上均安装有电动阀门组件,所述电动阀门组件具有控制器,所述沉渣池(1)远离第一输送通道(4)的一端安装有进入通道(7),所述进入通道(7)、第一输送通道(4)以及第二输送通道(5)上均安装有手动阀门组件,所述沉渣池(1)内设有沉渣组件,所述过滤池(2)内设有过滤组件,所述回灌井(3)上安装有水位探针(8),所述水位探针(8)与电动阀门组件电连接,正常工作状态下,所述分流通道(6)处于关闭的状态,此时所述回灌井(3)为正常进水状态,当所述回灌井(3)出现堵塞情况时,导致所述回灌井(3)内的水位上升,当所述回灌井(3)的水位线到达水位探针(8)的探测范围内后,所述水位探针(8)将信号发送至控制器内,由控制器控制与回灌井(3)对应的电动阀门组件关闭,而同时控制与分流通道(6)对应的电动阀门组件开启,由此使水流通过所述分流通道(6)分出,方便对所述回灌井(3)进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热水自流回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组件包括挡板(9),所述挡板(9)均匀设有若干组,若干组所述挡板(9)呈交错设置,且若干组挡板(9)将沉渣池(1)内分隔成一组s形水通道(10),所述s形水通道(10)的内侧设有第一集渣板(11),所述第一集渣板(11)设有若干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热水自流回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板(12),所述过滤板(12)均匀设有若干组,所述过滤板(12)的两侧均在过滤池(2)上设有插槽(13),且插槽(13)的上端穿过过滤池(2),所述过滤板(12)的两端延伸至插槽(13)内,所述过滤板(12)上设有过滤孔(14),且过滤孔(14)均匀设有若干组,所述过滤板(12)上设有开口(26),且开口(26)对称设有两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热水自流回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阀门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架(15),所述第一安装架(15)的截面呈凵字形,且第一安装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柄宏,白细民,周国彬,叶海龙,曾梓琪,王荣明,程占括,詹江昊,冯子晋,陈进,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大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