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岩专利>正文

温度置换式预调温气体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79074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温度置换式预调温气体交换器,进气腔体和出气腔体相互均匀间隔的布设在壳体中,壳体内的两端部位分别设置第一、第二进气隔板和第一、第二出气隔板。第一、第二进气隔板分别与多个进气腔口固定连接。第一、二出气隔板分别与多个出气腔口固定连接。位于第一、第二进气隔板的外侧壳体的两端设有吸气口和排气口,位于第一、第二出气隔板的两端外侧的壳体上分别设有进气口和放气口。进气口和吸气口分别装设有吸气扇和排气扇,进气腔体和出气腔体采用相互间隔的薄铁板,上下左右并列布设的方管、多层圆周布设的圆管或多层圆周布设的多边形管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相间、相邻腔体内气体温度、流向不同,流动中完成热量交换,构造简单、制作安装成本低,适宜各场合热交换使用。(*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热交换器,具体的是利用相间、相邻的微薄腔体中流动着方向不同、温度不同的气体而进行气体与气体的热交换,且从外面进入到室内空间的气体温度基本可达到室内空间气体温度的一种节能型温度置换式预调温气体交换器
技术介绍
热交换器广泛的用在各行各业之中,目前热交换器大体上为液体与液体,液体与气体的热交换,至于气体与气体的热交换器并不多见,多数场合对于气体与气体相互间温度的提升或降低通常采取气体置换方式。然而这种做法无形中损失了相当的能量,长时间的累积这也是一笔不可小视的数量。从节能角度讲这种气体置换法是不可取的,而目前又没有更好的气体热交换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相间、相邻的两个微薄腔体中流动着方向不同、温度不同的气体而进行气体与气体相互间进行热传导,热交换效率高,结构简单、紧凑,造价低廉,日常无需维护的温度置换式预调温气体交换器。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温度置换式预调温气体交换器,包括壳体及装设在壳体内的多个进气腔体和多个出气腔体;所述多个进气腔体和多个出气腔体相互均匀间隔的布设在壳体中,多个进气腔体和多个出气腔体的两侧端面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壳体内的两端部位分别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温度置换式预调温气体交换器,包括壳体(11)及装设在壳体(11)内的多个进气腔体(5)和多个出气腔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进气腔体(5)和多个出气腔体(6)相互均匀间隔的布设在壳体(11)中,多个进气腔体(5)和多个出气腔体(6)的两侧端面与壳体(11)的内壁固定连接,壳体(11)内的两端部位分别对应固定设置结构相同的第一进气隔板(3)、第二进气隔板(8)、第一出气隔板(4)和第二出气隔板(7);第一进气隔板(3)和第二进气隔板(8)分别与多个进气腔口(13)固定连接;第一出气隔板(4)和第二出气隔板(7)分别与多个出气腔口(12)固定连接;上述位于第一进气隔板(3)和第二进气隔板(8)...

【技术特征摘要】
温度置换式预调温气体交换器,包括壳体(11)及装设在壳体(11)内的多个进气腔体(5)和多个出气腔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进气腔体(5)和多个出气腔体(6)相互均匀间隔的布设在壳体(11)中,多个进气腔体(5)和多个出气腔体(6)的两侧端面与壳体(11)的内壁固定连接,壳体(11)内的两端部位分别对应固定设置结构相同的第一进气隔板(3)、第二进气隔板(8)、第一出气隔板(4)和第二出气隔板(7);第一进气隔板(3)和第二进气隔板(8)分别与多个进气腔口(13)固定连接;第一出气隔板(4)和第二出气隔板(7)分别与多个出气腔口(12)固定连接;上述位于第一进气隔板(3)和第二进气隔板(8)的外侧壳体(11)的两端上设有吸气口(9)和排气口(2),位于第一出气隔板(4)和第二出气隔板(7)外侧的壳体(11)的侧面上分别设有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岩
申请(专利权)人:张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