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处理污染场地综合废水及基坑降水的成套设备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78332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1 0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混合处理污染场地综合废水及基坑降水的成套设备及方法;所述成套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沉砂池、气浮池、过滤池、催化池、吸附罐,以及位于基坑内与所述沉砂池和气浮池均连接的导流泵组。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低含沙量污水处理;S2、中含沙量污水处理:S2‑1、异位热脱附产生的尾水处理;S2‑2、基坑上层水处理;S3、高含沙量污水处理;S3‑1、建筑废水处理;S3‑2、基坑下层水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同步实现对地下水、热脱附尾水、基坑降水以及其他综合废水的处置,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和异味物质,并实现对基坑内部不同液位废水的抽取,根据各类废水中的含沙量不同进行分别处理,从而大大提高了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具体是涉及混合处理污染场地综合废水及基坑降水的成套设备及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我国地下水和土壤污染问题日益加剧,针对地下水和土壤污染的治理也变得更加重要。在现有的地下水和土壤治理措施中,常常将二者结合同步进行治理,以提高治理效率,但其中仍存在着一些技术障碍。

2、地下水抽出处理技术(pump and treat)是最为常用的地下水修复技术之一,根据地下水污染范围,在污染场地布设一定数量的抽水井,受污染的地下水经一系列的抽水井抽提到地面,再通过相应的处理设施、设备将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去除,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排入相应的管网或水体,或直接回注到地下环境中。

3、对土壤的治理一般采用原位热脱附或异位热脱附,或将二者进行结合,一般在进行原位或异位热脱附处理时,附近可以同步进行地下水抽出处理,此时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基坑开挖,基坑中的降水以及地下水渗水会使基坑水位上升,需要进行妥善处置;同时,整个施工场地所产生的洗车废水、建筑垃圾冲洗废水等也需要进行妥善处置。目前,还尚未有相关施工场所针对该项目施工中所产生的各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混合处理污染场地综合废水及基坑降水的成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沉砂池(1)、气浮池(2)、过滤池(3)、催化池(4)、吸附罐(5),以及位于基坑内与所述沉砂池(1)和气浮池(2)均连接的导流泵组(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处理污染场地综合废水及基坑降水的成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外杆(71)外壁两侧各设有一个限位条(711),所述漂浮筒(62)内壁两侧对应两个所述限位条(711)的所在位置处各设有一个与限位条(711)滑动连接的滑槽(64),所述滑槽(64)延伸至漂浮筒(62)内上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处理污染场地综合废水及基坑...

【技术特征摘要】

1.混合处理污染场地综合废水及基坑降水的成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沉砂池(1)、气浮池(2)、过滤池(3)、催化池(4)、吸附罐(5),以及位于基坑内与所述沉砂池(1)和气浮池(2)均连接的导流泵组(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处理污染场地综合废水及基坑降水的成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外杆(71)外壁两侧各设有一个限位条(711),所述漂浮筒(62)内壁两侧对应两个所述限位条(711)的所在位置处各设有一个与限位条(711)滑动连接的滑槽(64),所述滑槽(64)延伸至漂浮筒(62)内上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处理污染场地综合废水及基坑降水的成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筒(62)内壁上对应第一水泵(73)所在位置处设有用于容纳第一水泵(73)的第一容纳槽(65),对应液位传感器(8)所在位置处设有用于容纳液位传感器(8)的第二容纳槽(66),以所述漂浮筒(62)底部所在平面为基准面,在所述基准面上,所述第一容纳槽(65)和第二容纳槽(66)之间的连线垂直于两个滑槽(64)之间的连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处理污染场地综合废水及基坑降水的成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外杆(71)内壁上对应所述伸缩内杆(72)上的所述液位传感器(8)的所在位置处设有用于容纳液位传感器(8)的第三容纳槽(78)。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处理污染场地综合废水及基坑降水的成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泵(73)顶部设有第一导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婷婷徐建杨敏陈琳王晓寒
申请(专利权)人: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