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式污泥热水解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783039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1 0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泥热水解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管式污泥热水解处理装置,包括污泥输入泵和反应器,所述污泥输入泵和反应器之间设置有预处理室,污泥输入泵与预处理室之间通过管道连接,反应器与预处理室之间通过管件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液预热件和气热件的配合将热水解后的蒸汽热量和滤液热量用于前端待水解污泥的预先加热,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无需利用额外的加热设备对待水解污泥实施预热,有利于整体处理成本的降低;同时在待水解污泥输送期间,不仅对其进行预先加热,还通过内置碎化件对待水解污泥实施碎化处理,预先破坏其结构,既利于提高预先加热的效果,又利于提高后续热水解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泥热水解,具体为一种管式污泥热水解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1、污泥热水解是一种有效的污水处理技术,通过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热水解处理,可显著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和厌氧消化效率。污泥的热化学处理具有处理迅速、占地面积小、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效果明显等优点。

2、污泥热水解过程中会产生气体、液体产物(滤液)、固体残渣等,现有的热水解设备在污泥热水解之后会将产生的气体、滤液、固体残渣依次进行排出,但未对热水解产生的高温气体和滤液进行有效的利用,易造成能源浪费;在未利用热水解产生的高温气体和滤液来对待水解的污泥实施预先加热的情况下,待水解的污泥输入热水解设备中后开始进行逐渐加热,这样一来,待水解的污泥整体的热水解所需时间增加,整体效率较低,而若利用其他加热设备实施预先加热,不仅同样没有对热水解产生的高温气体和滤液进行有效利用,还增加了污泥处理成本。此外,待水解污泥进入热水解设备前后以及热水解期间,其均未得到一定程度的碎化处理,污泥与输入热水解设备中的蒸汽接触度稍低,得到充分加热的所需时间有所增加,继而对整体的热水解效率产生了一定影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式污泥热水解处理装置,包括污泥泵(1)和反应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泵(1)和反应器(2)之间设置有预处理室(3),污泥泵(1)与预处理室(3)之间通过管道连接,反应器(2)与预处理室(3)之间通过管件(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式污泥热水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保温件(34),设于外套管(30)和内置管(31)之间;所述辅助保温件(34)包括转动安装在外套管(30)内侧壁上的敲击板(340),敲击板(340)对称设于内置管(31)上下两侧,敲击板(340)的转动中心并非位于其重心上,敲击板(340)靠近其转动中心的一端均设置有斜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式污泥热水解处理装置,包括污泥泵(1)和反应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泵(1)和反应器(2)之间设置有预处理室(3),污泥泵(1)与预处理室(3)之间通过管道连接,反应器(2)与预处理室(3)之间通过管件(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式污泥热水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保温件(34),设于外套管(30)和内置管(31)之间;所述辅助保温件(34)包括转动安装在外套管(30)内侧壁上的敲击板(340),敲击板(340)对称设于内置管(31)上下两侧,敲击板(340)的转动中心并非位于其重心上,敲击板(340)靠近其转动中心的一端均设置有斜板(341),斜板(341)远离对应敲击板(340)的一端安装有滑动贯穿外套管(30)的穿杆,穿杆共同安装在移动板(342)上,移动板(342)滑动安装在与外套管(30)外壁固定连接的罩壳(343)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式污泥热水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30)的下端安装有贯穿其内侧壁且与其内部连通的输出管(300),输出管(300)连通的是内置管(31)外壁与外套管(30)外壁之间的腔体,输出管(300)所在的外套管(30)的内侧壁处设置有自外套管(30)端部向输出管(300)倾斜的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式污泥热水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碎化件(35)包括若干从上至下等距设置在内置管(31)中的水平切板(350)。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姬超张晓明胡晓庆张兴宇刘茹飞王斌纪瑞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城院北京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