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试验系统,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用于测试分析原位储层岩芯解吸气压力的试验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资源开发逐渐走向地球深部,目前原位储层开采例如煤矿开采深度已达1500米,有色金属矿开采深度超过4350米,油气资源开采深度达7500米,深部开采将成为资源开发中的常态。探索和发展深部原位岩石力学理论与测试技术是实现向深部开采的重要基础。以煤矿开采为例,一般是建立试验系统模拟煤矿开采过程中将原位煤层中的煤样放入取芯器内这一过程,通过实验的方法对煤样进行吸附解吸实验,以测定出煤样的解吸量,再对测定出的解吸量数据进行分析并基于原位储层瓦斯压力计算方法,从而可测定出原位煤层瓦斯压力。通过对原位煤层瓦斯压力的测定,从而能够有效地对瓦斯事故的预防和治理,进而能够确保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安全性。
2、现有的试验系统,一般包括吸附解吸装置、注气装置、抽真空装置和解吸测量装置,其中吸附解吸装置一般包括煤样罐,该煤样罐内的体积一般是恒定不可改变的,并未考虑实际在取芯过程中将煤样放入取芯器内时煤样所处的空间体积变大这一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测试分析原位储层岩芯解吸气压力的试验系统,包括吸附解吸装置、注气装置、抽真空装置和解吸测量装置,所述吸附解吸装置包括煤样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解吸装置还包括可变体积扩散单元,所述可变体积扩散单元包括扩散罐、中空的扶正筒和设置在所述扶正筒底端的驱动机构,所述扩散罐内设有扩散腔,所述扩散腔与所述扶正筒的内部连通,所述扶正筒内设有柱塞,所述柱塞的顶端伸入到所述扩散腔内,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柱塞在所述扶正筒内和扩散腔内上下移动;所述扩散罐连接有第一连接管路、第二连接管路和第三连接管路,所述第一连接管路、第二连接管路和第三连接管路均与所述扩散腔连通,所述第一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测试分析原位储层岩芯解吸气压力的试验系统,包括吸附解吸装置、注气装置、抽真空装置和解吸测量装置,所述吸附解吸装置包括煤样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解吸装置还包括可变体积扩散单元,所述可变体积扩散单元包括扩散罐、中空的扶正筒和设置在所述扶正筒底端的驱动机构,所述扩散罐内设有扩散腔,所述扩散腔与所述扶正筒的内部连通,所述扶正筒内设有柱塞,所述柱塞的顶端伸入到所述扩散腔内,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柱塞在所述扶正筒内和扩散腔内上下移动;所述扩散罐连接有第一连接管路、第二连接管路和第三连接管路,所述第一连接管路、第二连接管路和第三连接管路均与所述扩散腔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路与所述注气装置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路与所述抽真空装置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管路与所述煤样罐连接,所述煤样罐连接有第四连接管路,所述第三连接管路和第四连接管路均与所述煤样罐的内部连通,所述第四连接管路用于与所述解吸测量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路上沿靠近所述扩散罐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开关阀、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连接管路上设有第二开关阀,所述第三连接管路上沿靠近所述煤样罐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三开关阀和第二压力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减速机和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设置在所述扶正筒的底端,所述减速机设置在所述连接座的底端,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减速机的底端,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减速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连接座内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底端与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柱塞内设有收容腔,所述柱塞的底端设有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柱塞开口,所述扶正筒内设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底端与所述连接轴的顶端连接,所述丝杆的顶端穿过所述柱塞开口并伸入到所述收容腔内,所述丝杆螺纹配合有螺母,所述螺母位于所述连接座和柱塞之间,且螺母的顶端设置在所述柱塞开口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罐的外部依次套设有第一水夹套和第一保温套,所述第一水夹套的内壁与所述扩散罐之间形成第一保温腔,所述第一水夹套的外壁设有第一进水接头和第一出水接头,所述第一进水接头和第一出水接头均与所述第一保温腔连通,所述第一保温套的外壁设有用于避让所述第一进水接头的第一避让孔以及用于避让所述第一出水接头的第二避让孔,所述第一进水接头和第一出水接头分别用于与恒温水浴系统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气装置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真空装置包括真空泵和真空罐,所述真空泵连接有第一真空管路,所述第一真空管路与所述真空罐连接,所述真空罐连接有第二真空管路,所述第二真空管路与所述第二连接管路连接。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明忠,李永程,宋杰,崔鹏飞,李炬,王天宇,赵乐,齐明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