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杯驱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78240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1 0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纺杯驱动机构,包括支撑座、双盘支撑间接轴承、纺杯、驱动电机和加压胶圈,其中,双盘支撑间接轴承为两组,并排设置在支撑座的内部,驱动电机设置在两组双盘支撑间接轴承上方,且加压胶圈套设在驱动电机的外侧,加压胶圈与两组双盘支撑间接轴承共同形成三角区域,纺杯的转轴夹持在所述三角区域内,通过加压胶圈和两组双盘支撑间接轴承夹紧纺杯的转轴,驱动电机转动,带动加压胶圈转动,通过加压胶圈与转轴之间的摩擦力带动纺杯转动,从而实现对纺杯的驱动,每个纺杯配套一个驱动电机驱动,纺杯间相互独立,可以更简单精准控制纺杯转速;同一台机器可用多种纺杯,同时生产多种产品,可适应多种应用场景,提高设备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纱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纺杯驱动机构,应用于转杯纺纱机。


技术介绍

1、纺杯驱动机构是转杯纺纱机上用于给转杯提供驱动力的机构。目前常用的纺杯驱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龙带驱动,纺杯轴承采用滚动轴承;一种是电机直接驱动,纺杯轴承采用磁悬浮轴承。其中,采用龙带传动的方式,磨损大,功耗大,纺杯之间相互关联,纺杯速度控制精度不高。采用电机直接驱动的方式,其采用的电机是磁悬浮电机,成本高且后期维护困难。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新型的纺杯驱动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纺杯驱动机构。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纺杯驱动机构,包括支撑座、双盘支撑间接轴承、纺杯、驱动电机和加压胶圈,其中,所述双盘支撑间接轴承为两组,并排设置在支撑座的内部,驱动电机设置在两组双盘支撑间接轴承上方,且加压胶圈套设在驱动电机的外侧,加压胶圈与两组双盘支撑间接轴承共同形成三角区域,所述纺杯的转轴夹持在所述三角区域内,通过加压胶圈和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纺杯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双盘支撑间接轴承、纺杯、驱动电机和加压胶圈,其中,所述双盘支撑间接轴承为两组,并排设置在支撑座的内部,驱动电机设置在两组双盘支撑间接轴承上方,且加压胶圈套设在驱动电机的外侧,加压胶圈与两组双盘支撑间接轴承共同形成三角区域,所述纺杯的转轴夹持在所述三角区域内,通过加压胶圈和两组双盘支撑间接轴承夹紧纺杯的转轴,驱动电机转动,带动加压胶圈转动,通过加压胶圈与转轴之间的摩擦力带动纺杯转动,每个纺杯配套一个驱动电机驱动,纺杯间相互独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杯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调节组件,所述压力调节组件设置在支撑座的后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杯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双盘支撑间接轴承、纺杯、驱动电机和加压胶圈,其中,所述双盘支撑间接轴承为两组,并排设置在支撑座的内部,驱动电机设置在两组双盘支撑间接轴承上方,且加压胶圈套设在驱动电机的外侧,加压胶圈与两组双盘支撑间接轴承共同形成三角区域,所述纺杯的转轴夹持在所述三角区域内,通过加压胶圈和两组双盘支撑间接轴承夹紧纺杯的转轴,驱动电机转动,带动加压胶圈转动,通过加压胶圈与转轴之间的摩擦力带动纺杯转动,每个纺杯配套一个驱动电机驱动,纺杯间相互独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杯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调节组件,所述压力调节组件设置在支撑座的后部,且一端与支撑座连接,另一端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压力调节组件作用在驱动电机上,使加压胶圈对纺杯的转轴产生的压力可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杯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座、支撑板、销轴、调节螺钉和弹簧,其中,固定座连接在支撑座上,支撑板包括杠杆部,杠杆部的中部设有销轴孔,所述销轴设置在销轴孔内,通过销轴将支撑板转动连接在固定座上,销轴端部通过卡簧限位,将支撑板和固定座连接在一起;所述杠杆部的一端垂直设有转接部,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红民陈新辉伏经宇孔一亮
申请(专利权)人:乐擎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