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显影可生物降解医用聚氨酯泡沫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77907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1 0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影可生物降解医用聚氨酯泡沫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医用栓塞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显影材料和异氰酸酯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多元醇和催化剂,搅拌均匀,再加入分散剂和水,搅拌形成稳定的悬浮体系;逐渐升温聚合,制得显影聚氨酯微球;将微球、异氰酸酯和部分多元醇混合,搅拌进行预聚合,然后加入剩余多元醇、催化剂、硅油、发泡剂和水,将得到的混合物进行聚合发泡和热处理,制孔,制得显影可生物降解医用聚氨酯泡沫。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泡沫材料在微创介入中,能显影、封堵和降解,达到了术中确认、术后跟踪、预后诊断的目的,适用于心血管的封堵填充材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栓塞材料性能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栓塞材料制备,具体涉及一种显影可生物降解医用聚氨酯泡沫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在治疗腹主动脉瘤过程中,常出现术后内漏并发症,因此通常会选择介入栓塞治疗微创,降低血液的流经速度和流通量,使得瘤腔体内顺利完成血栓化,常用的栓塞材料有弹簧圈、明胶粉、组织粘合剂、凝血酶和血管塞等,虽然上述材料目前基本已有临床实例,但是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金属弹簧圈是目前最常用的血管栓塞材料,其具有长期稳定性和较强的支撑性能,弹簧圈的不足在于,介入后在锚定区与支架无法与主动脉壁完全贴合,致密性不佳,可能导致栓塞化不完全,出现内漏等并发症,有资料显示金属弹簧圈成栓率介于80-92%,长期的植入还会导致金属离子析出可能引起过敏、炎症等,并且在实现医学功能后还需要再次手术清除形成的血栓;明胶、凝血酶主要应用于短期栓塞术,优点在于血栓形成快、无毒副作用且代谢时间短,最大程度减轻预后副作用,不足的是无法提供较高的支撑强度,血压高易导致栓塞进入周身循环,影响其他组织或结构,降解速率过快不易控制栓塞功能,因此不满足流速快,血压高的动脉血管的成栓条件。

2、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影可生物降解医用聚氨酯泡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可生物降解医用聚氨酯泡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显影材料、异氰酸酯、多元醇、催化剂、分散剂和水的质量比为1-30:5-70:5-70:0.1-5:0.2-2: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可生物降解医用聚氨酯泡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显影材料为钽纳米颗粒、碱式碳酸铋、氯氧化铋、氧化铋、硫酸钡或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可生物降解医用聚氨酯泡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于40-60℃条件下聚合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影可生物降解医用聚氨酯泡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可生物降解医用聚氨酯泡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显影材料、异氰酸酯、多元醇、催化剂、分散剂和水的质量比为1-30:5-70:5-70:0.1-5:0.2-2: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可生物降解医用聚氨酯泡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显影材料为钽纳米颗粒、碱式碳酸铋、氯氧化铋、氧化铋、硫酸钡或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可生物降解医用聚氨酯泡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于40-60℃条件下聚合2.5-3.5h,完成第一次聚合过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可生物降解医用聚氨酯泡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于75-85℃条件下聚合7-9h,完成第二次聚合过程。

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云兵胡金鹏张凡军杨立唐福明马悦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