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三轮车生产,尤其与一种适用于多车架的工装平台相关。
技术介绍
1、在三轮车的生产过程中,由于车架是三轮车的骨架,所以会第一步将车架生产出来,然后在车架上安装侧架、挡风板、防风板支架等部件,由于需要安装的零部件数量众多,并且形状各异,所以通常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组装,但是在对这些零部件进行组装的过程中,需要手动对零部件进行定位、扶正,然后再用另一只手拧上螺钉,一些零部件重量比较大,就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发生偏移,使得组装作业不能顺利进行,虽然比较方便,但是更加耗费时间,不利于生产的快速进行;现有技术中,也会使用一些定位工装对零部件进行定位,但是难以适应不同尺寸车架的需求,只能应用于单一尺寸车架的生产,实用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相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一种适用于多车架的工装平台,能对不同尺寸的车架进行定位,方便组装,提高组装效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
3、一种适用于多车架的工装平台,包括:工作台、承载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多车架的工装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多车架的工装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00)长度方向两侧设有贯穿的凹部(101),所述承载板(201)底部设有凸块(205),所述凸块(205)位于所述凹部(101)中,并套设于滑杆(206)上,所述滑杆(206)两端安装于移动块(207)上,所述移动块(207)套设于导向杆(102)上,所述导向杆(102)安装于所述凹部(10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多车架的工装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201)朝向所述工作台(100)中心的一端设有U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多车架的工装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多车架的工装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00)长度方向两侧设有贯穿的凹部(101),所述承载板(201)底部设有凸块(205),所述凸块(205)位于所述凹部(101)中,并套设于滑杆(206)上,所述滑杆(206)两端安装于移动块(207)上,所述移动块(207)套设于导向杆(102)上,所述导向杆(102)安装于所述凹部(10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多车架的工装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201)朝向所述工作台(100)中心的一端设有u形块(208),用于抵接到侧架的端部,所述承载板(201)另一端设有竖板(209),所述竖板(209)侧面沿竖直方向设有两侧贯穿的限位槽(210),所述限位槽(210)中设有连接块(211),所述支撑块(202)位于所述竖板(209)内侧,并安装于所述连接块(211)上,所述连接块(211)套设于第一螺杆(212)上,并用螺母锁紧,所述第一螺杆(212)安装于所述承载板(20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多车架的工装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块(203)呈l形,且底部设有第二螺杆(213),所述第二螺杆(213)穿设于所述工作台(100)上,并用螺母锁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多车架的工装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载块(204)也呈l形,且底部设有第三螺杆(214),所述第三螺杆(214)穿设于滑块(215)上,所述工作台(100)长度方向两侧设有滑槽(103),所述滑槽(103)内设有轴线平行于所述工作台(100)宽度方向的连杆(104),所述滑块(215)位于所述滑槽(103)中,并套设于所述连杆(104)上,所述连杆(104)上还套设有第一弹簧(216),所述第一弹簧(216)两端分别抵接到所述滑槽(103)远离所述工作台(100)中心的一端和所述滑块(215),且始终处于压缩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多车架的工装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块(3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波,唐训林,张杨,唐海涛,张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遂宁市力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