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胃肠外科术后用营养液定量给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76420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8 1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胃肠外科术后用营养液定量给药装置,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该种胃肠外科术后用营养液定量给药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的给药泵,所述给药泵上设有输液管,还包括设置在输液管上用于对营养液的供给参数进行调节控制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设置在输液管靠近鼻长管一端的控制管,所述控制管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流速传感器。该种胃肠外科术后用营养液定量给药装置,方便患者利用控制开关的调整,实现对给药泵参数上的调节,从而降低对护理人员的依赖,且可根据医嘱实现病人住院期间或居家期间肠内营养输注的远程管理,病人及家属通过简单培训也可实现自我管理,从而提高了肠内营养的疗效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具体为一种胃肠外科术后用营养液定量给药装置


技术介绍

1、胃肠外科大手术后需要给予患者肠内营养,目前主要通过专用的肠内营养泵滴注的方式实施,营养液的供给,在临床上往往由护理人员通过设置肠内营养泵面板上的参数开启/暂停滴注及调控滴速。

2、在通过由护理人员对肠内营养泵面板上的参数开启/暂停滴注及调控滴速进行控制时,护理人员需要在营养液进给的过程中,不断询问病人的感受,并进行相应参数的调整,而护理人员通常需要护理多个病人,难以对患者在营养液进给时的感受进行及时的了解,从而导致患者在较长时间处于不适状态,甚至会因此停止接受肠内营养支持,导致营养摄入不足或因营养液进给过快导致患者呛咳或吸入性肺炎,从而降低了对患者营养液给药的质量和安全性,同时,在对患者进行营养液给药过程中,由于营养液的供给速度较慢,会使得营养液发生沉淀或分层,从而影响了患者对营养液的吸收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胃肠外科术后用营养液定量给药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胃肠外科术后用营养液定量给药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肠外科术后用营养液定量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管(301)的内壁上环形阵列设置有多个加热板(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肠外科术后用营养液定量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管(301)远离鼻长管(105)的一端设有夹板(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肠外科术后用营养液定量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机构(6)包括滑动连接在安装杆(2)一侧的悬挂板(601),所述悬挂板(601)上设有挂钩(602),所述安装杆(2)上设有用于对挂钩(602)进行驱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胃肠外科术后用营养液定量给药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肠外科术后用营养液定量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管(301)的内壁上环形阵列设置有多个加热板(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肠外科术后用营养液定量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管(301)远离鼻长管(105)的一端设有夹板(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肠外科术后用营养液定量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机构(6)包括滑动连接在安装杆(2)一侧的悬挂板(601),所述悬挂板(601)上设有挂钩(602),所述安装杆(2)上设有用于对挂钩(602)进行驱动的第一驱动机构(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胃肠外科术后用营养液定量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7)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杆(2)侧壁上的第一固定板(701),所述第一固定板(701)靠近悬挂板(601)的一侧设有两个相互对称设置的驱动管(702),两个所述驱动管(702)的一端与悬挂板(601)相连接,两个所述驱动管(702)的其中一个上滑动连接有驱动杆(703),所述驱动杆(703)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板(701)相连接,两个所述驱动管(702)的另一个上螺纹连接有螺纹杆(704),所述第一固定板(701)上设有第一电机(705),所述第一电机(705)的输出端与螺纹杆(704)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肠外科术后用营养液定量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机构(8)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杆(2)侧壁上的第二固定板(801),所述第二固定板(801)上固定连接有两组两个相互对称设置的固定杆(802),两个所述固定杆(802)上滑动连接与混合板(803),两个所述混合板(803)呈高度差设置,两个所述混合板(803)靠近输液袋(10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相互对称设置的第三固定板(805),两个所述第三固定板(805)之间通过转动轴(806)连接有挤压板(804),所述第二固定板(801)上设有用于对两个挤压板(804)进行驱动的第二驱动机构(9)。

7.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震易高琦李梅彭佳远邱文才陈杰李仲南程喆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